作家桑格格對《博客天下》說:“我覺得她是會做菜的,從她對食材的挑選就能看出來。”有次桑格格在微博上詢問豆腐的做法,沈星回複了很多種豆腐可以做出的菜樣。

沈星也常做飯給同事吃。鳳凰衛視主持人吳小莉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們都是傻大個。她喜歡煮東西,化妝間裏常聞到東坡肉的香味,她在家煮完,坐計程車到單位,不小心還打翻到車裏,又賠錢又很不好意思,最後隻剩三分之一給我們。”

沈星的烹飪練習從高二暑假開始。90年代初,珠海世道興旺,高中生流行打暑期工,人人都可找到一份工。沈星聽從父母安排,在家裏做家務算作暑期工,主要負責一日三餐。按照父親送的《家常菜100道》,沈星每日翻新不同花樣,鄰裏每天看到她從菜市場提回各種各樣的食材,總要問一句:“你們家怎麼天天請客啊?”

憑借多年烹飪經驗,沈星把《美女私房菜》做得得心應手。這份工作給她帶來了很多美譽,包括某雜誌評選出的“粵港澳未來巨星”。

“拴住男人的心的最好辦法是留住他的胃嗎?”這個問題被無數次拋給過這位會烹飪、想要做全職太太的主播。

開始她還會盡力解釋,現在她的回答大都是:“我想我還沒有用到這一招,他們就已經……”

不介意當花瓶

“做花瓶沒什麼不好啊。不是每個人每個時候都能做得了花瓶的。”

很少有人會質疑她的美貌。

沈星參加過楊瀾主持的《天下女人》。“作為女人來講,擁有這樣的美貌就沒有必要再懂得烹飪。”一位韓國女嘉賓在節目中說,“在我們國家,會烹飪的女性大都是外表不占優勢的。”沈星偏偏兩者都占。

關於沈星的美究竟有多大殺傷力,早在她還在北京電視台主持《魅力前線》時,就有媒體專門做過調查:“逢這位主播出現在鏡頭前,節目收視率就直線攀升,相反,一旦畫麵中沒有沈星,不管正在講述的內容有多精彩,收視率必然下滑。”

在電影《愛情呼叫轉移》中,沈星飾演徐崢在經曆了一係列情感流浪後遇到的對象,這個角色是影片給予所有男性觀眾的希望。製片方認為,沈星符合無數男性心目中的“夢中情人”角色。

但“美麗花瓶”的質疑一直存在。“做花瓶沒什麼不好啊,不是每個人每個時候都能做得了花瓶的。”她的回應很幹脆,“我沒有覺得‘花瓶’是偏見,也沒有覺得是讚美。‘一束花’是好的,但是花瓶你怎麼就能說它是好或者不好呢?這對我來說真的沒有那麼重要。”

她承認“外表出挑”是一張通行證,能讓你迅速進門,讓人注意到自己。“但是不是能找到你的位置,並且一直在你想待的地方待下去,就跟外貌無關了。”

美貌也會帶來煩惱。據悉,這次緋聞風波中,李軍有婦之夫的身份也讓沈星備受指責。在香港媒體的報道中,沈星承認李軍送的東西加起來超過1000萬元,不過都被她退回了。有次李軍找沈星談話,在星巴克拿出1000萬元的支票送給沈星,被她當場撕碎。

機會很容易找到她

“我自認是個優柔寡斷的人,但人生中緊要處的幾步,我覺得我走對了。”

她承認“外表出挑”是一張通行證,能讓你迅速進門。“但是不是能找到你的位置,並且一直在你想待的地方待下去,就跟外貌無關了。”

沈星曾經的同事在接受《博客天下》采訪時都提到沈星的“靈氣”。

1996年,從華中師範大學中文係畢業的沈星沒有去做老師,而是在珠海電視台《今日珠海》欄目做一名編導。“當時剛好是亞特蘭大奧運會,沈星做了一期對遊泳運動員曾啟亮的專訪,那是我們認可沈星的第一部作品。”珠海電視台導演晏激洪說。

在同事們的印象中,個頭高挑的沈星並不嬌氣,性格很活潑,在選題探討會上,“點子一個接一個”。

晏激洪說,沈星家境優渥,根本不是愛財的女生。“當年我們一起工作,收工了總要去吃頓飯,經常是一大桌老爺們,最後結賬的卻是這個女孩兒。”

在珠海電視台工作期間,沈星和同事為澳門回歸做過《環顧澳門》的專題片,獲得廣東省電視專題片的金獎,沈星也從幕後編導走到台前,成為《新視野》欄目的主播。

在珠海台工作3年後,沈星決定到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進修,卻在前往北京的飛機上巧遇珠海電視台副台長朱久陽。後者放棄了體製內工作,在北京銀漢文化傳播公司任副總,該公司負責北京電視台生活頻道多個節目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