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理解唐萬新複出後為什麼沒有從事他最熟悉的產業整合,而是做中小服務企業的投行業務。
“能讀懂唐萬新的人不多,其實我原來也不理解,後來隨著香港業務的展開,我終於意識到,香港將是唐萬新的重生之地。”X先生說。
“國內資本市場有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新三板,這麼多板塊卻沒有中小服務類企業的一席之地,而恰恰是這些中小服務類企業為社會的貢獻最大,他們解決的就業是一般性行業的幾倍,而且這些企業都是本土企業,恰恰是最需要扶植和支持的,但這部分企業卻被忽略了。”X先生掰著手指數,“這些被忽略的行業有教育、醫療、中介、飲食、休閑娛樂、特種旅遊、文化服務等範圍非常廣泛,最重要的是這些企業的商業模式簡單,容易複製。”
此時的唐萬新像一位更加沉穩的垂釣者,試圖在暗湧下獵殺別人沒看到的大魚。
X先生認為,複出後的唐萬新的精明之處是他看中了中小服務企業赴港上市這一空白中存在的巨大商機。已近知天命年紀的他開始重塑自己對商業世界的理解。
正如唐萬新喜歡的考驗垂釣者意誌和耐力的海釣運動一樣,這位昔日大佬一改對大公司、大產業的熱愛,也改變此前他對金融和產業整合的瘋狂想法和令人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方式。此時他像一位更加沉穩的垂釣者,試圖在暗湧下獵殺別人沒看到的大魚。
舊部
酒醒後,唐萬新此前在德隆係的老部下又恢複了常態,上了年紀的他們,沒有十足的把握,誰也不會輕易改變。
對於近日外界盛傳的德隆係創始人唐萬新複出指點多隻股票股價翻番的猜測,X先生說:“德隆在最輝煌的時候,合作的上市公司有120多家,當時A股一共才1200家公司,而且現在德隆舊部隻要是還在外邊做事的,基本都離不開在中國上市公司,比如中糧戰略部的主要負責人全部都是德隆舊部,如果按現在外界猜測的邏輯,隻要是德隆舊部幹的事都是唐萬新幹的,隻要是德隆曾經染指的企業,也都是唐萬新的,那這個資本市場應該改姓唐。”
的確,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總裁楊凱生9年前曾形容:“如果把德隆的所有公司寫下來?一麵牆可能都寫不完。”
德隆的體係裏管理精英就曾聚集了一萬餘人,這其中有國際著名公司投奔來的海外經營者,有大師級的企業管理人士,有國內資本運營頂尖高手,有產業領域著名專家。德隆係出事後,這些舊部都抓住了不同的木板漂到安全的彼岸。
現在想找到唐萬新的不隻是媒體,還有一些德隆原來的兄弟們。
“偶爾會有原來德隆的人過來,主要是跟萬新問‘計’,雖然喝酒的時候都說要回來跟著老大幹,但他們也都不是原來年輕血氣方剛的時候了,萬新在裏麵這些年,他們也都有了自己的歸宿,再加上他們也感覺不到萬新有重新出山大幹一場的意思,所以酒醒後,也就回歸了他們往日的常態,大家都這把年紀了,沒有十足的把握誰又會輕易改變呢。” X先生否認了唐萬新計劃重新召集舊部再造德隆係的這種可能。
相比早年嗜殺的狩獵喜好,現在他的更傾向於追求圍獵樂趣的海釣。一邊說,X先生一邊拿起手機,給記者看他保存唐萬新海釣的照片,“海釣現在是每周我們雷打不動要做的事情。這兩天他就把自己關在家裏畫圖,後來我才知道,他打算把一艘駁船改裝成海釣船,改裝的目的主要是增加穩定性。我看他現在到像是比較地道的漁夫。”
談到釣魚時,記者又看到了X先生的臉上的驕傲:“這是今年五一時我們在迪拜參加‘阿曼·福基拉’海釣錦標賽時的成果。”
“你要是想找唐萬新,那你得先掌握海洋中魚的遷徙、洄遊規律,魚往哪裏遊,他往哪裏去,迪拜、加拿大、新西蘭所有深海垂釣的地方都是他可能出現的地方。”X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