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侯成又開始和我說起一些保安族的習慣,主要還是以小麥、玉米、豆類這些為主食,然後還有一些餐桌上的習慣,比如客人到家的時候首先就會把客人讓到上座,然後先端茶再上食物,用餐前按照保安族的規矩,必須由一名年長的老人或者家庭的主人念誦一段《***》文,意思是感謝***給了我們食物。
在這之後才能開始動手,如果是饃或者餅之類的主食必須由主人先掰開,客人歲後才能取食,否則就會被說成不懂規矩。一般一頓飯是上三道菜,第一道是大餅或者饅頭,第二道是手抓羊肉或者雞肉,最後一道才是正餐精製的細絲麵條。
如果是貴賓的話主人還要用雞尖招待以示尊敬,如果來的客人是男的,中青年婦女是不能在男客人麵前隨便路麵的,要一直在廚房裏為客人忙碌做飯菜或者休息,等到客人走後才能出來。不過這些習慣隨著民族眾多混在一起,也有了一些變化,例如上餐上麵就不一定隻是三個,也會多上,但總的來說還是有很多我們平時不注意的細節是他們的重要習慣。
侯成說的別的東西我倒沒有聽進去多少,我隻對他們的居住環境以及吃的東西感興趣,說起來也算是吃喝玩樂了吧,不過我還有個疑惑,這保安族跟侯成又不是非親非故,不能讓他白吃白喝吧,還帶朋友來,要說熱情好客一次兩次可能還說的過去,但是侯成這樣子明顯就是老油條了,把這些習慣都搞得這麼透徹!
聽了我的疑問後侯成鄙視道:“我是那種白吃白喝的人嗎?還有什麼叫老油條?我也沒有去過多少次的好嗎?這些還是我媳婦兒告訴我的!我去他們那吃飯是要給錢的,你不知道,他們其實在現在這個社會就業很困難的,你去吃飯隻要肯給錢他們還是很樂意的!”
“好吧,一般給多少?”我點了點頭道。
“看你個人,他們一般吃饃饃餅這些,我們作為客人的話是可以吃到手抓羊肉或者雞肉的,你隻要給你夠你這頓飯錢就成,要是摳摳搜搜不夠飯錢他們也不會拉著你不讓你走的,不過對於他們這樣的老鄉你舍得讓人賠本嗎?”侯成笑了笑道,這樣一來我也大致了解了保安族這個民族,不過這也讓我越發期待起來,不知道一會侯成會帶我去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二十多公裏的路程還是跑了一會,路上想再抽支煙的時候卻發現煙盒已經空了,問侯成要,他也一樣,本來準備著到了縣城裏麵去買包煙的,結果壓根就沒有進縣城城區,往著縣城邊緣的地方開去了,借著點暮色還能看得清我們將要去的地方的輪廓,主要是現在秋季都要過半了,天黑的早。
逆光看的不是很清楚,隻是依稀看見像是一片一片的木屋,全都不高,都在兩層左右的樣子,至於更多的就看不清楚了,於是我也幹脆放棄掉,等著跟侯成趕到的時候就能好好看個透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