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蘇丹草的種植及飼用價值(1 / 1)

蘇丹草的種植及飼用價值

新特種養

1 特征特性。蘇丹草為禾本科蘇丹草屬1年生草本植物。根係入土深達2米,株高約2米,分蘖枝達10餘個。葉寬條形,平均每莖有7-8枚葉片。圓錐花序,長15-80厘米,每枝梗節對生2小穗。果實為穎果,扁平側卵橢圓形,紅黃褐色。種子千粒重9-15克。蘇丹草對土壤要求不高,抗旱性強,不耐濕。蘇丹草喜溫而不耐寒,幼苗期不耐低溫,從播種至種子成熟需≥10℃的積溫至少為1100℃。如條件適宜,播後7-8天齊苗。在華北地區,4月底播種,5月初齊苗,6月上旬分蘖,6月末拔節,7月中下旬開始抽穗和開花。由於花期較長,以致種子成熟極不一致,至9月中旬種子才大部分成熟。全生育期為120天左右。蘇丹草開花習性與一般禾本科牧草不同,為異花授粉植物,開花順序由圓錐花序頂端向下延伸,每個花序的開花期平均7-8天。其小花開放是在淩晨2:00-4:00進行,要求最適氣溫29℃,相對濕度80%-90%。

2 栽培技術。①輪作栽培。蘇丹草對土壤養分和水分消耗很強,是多種作物的不良前作,尤忌連作,故要休閑或種植1年生豆科作物(牧草)。最好的前作是多年生豆科牧草或混播牧草,但玉米、麥類作物和豆科作物也是良好的前作。

②整地施肥。在播種前一年秋季深翻耕,並施足基肥,每畝1500-2250千克。在幹旱地區和鹽堿土地帶,為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和防止堿化,也可進行深鬆或不翻動土層的重耙滅茬,翌年早春及時耙耱或直接開溝於春末播種。

③適時播種。栽培蘇丹草要注意適時播種,隻要播深(約5厘米)土溫穩定達到8-10℃時即可搶播。條播,行距30-60厘米,播種量每畝2.5-3.7千克。播後須鎮壓,在北方寒冷霜早的地區,為確保霜前種子成熟或能更早利用,可采取催芽播種技術。方法是在播種前1周,用常溫水浸種6-12小時,在溫度為20-30℃的地方堆積起來。覆以塑料布,並保持濕潤,直至多半種子微露嫩芽時即可播種。

④田間管理。苗期不耐雜草,必須在苗高20厘米時開始中耕除草,至封壟前結束。在分蘖至孕穗期須追肥,每次收割後也須追肥。每畝施硝酸銨或硫酸銨11.2-15千克,過磷酸鈣15-22.5千克。

⑤及時收獲。蘇丹草以抽穗期收割為最佳。青飼用可提前,青貯用可延遲至乳熟期收割。北方地區有灌溉條件的地方,一年可收割2-3次,旱作僅可收割1-2次。在北方收割不宜過晚,否則第二茬草產量低。一般末茬草可用於放牧。種用蘇丹草一般在穗變黃時及時收割。

3 飼用價值。蘇丹草株高莖細,再生性強,產量高。適於調製幹草或青貯,也可青飼,較少放牧。各種家畜均喜食。蘇丹草可鮮喂,也可青貯和放牧。若不是在幼嫩的蘇丹草草地收割放牧,隨著植物成長,羥氰配糖體含量可大大下降,一般無中毒危險。因此放牧時,要等高度達50-60厘米,羥氰配糖體含量下降以後才能進行。蘇丹草莖稈細,葉柔軟,也可以曬製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