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犢牛的飼養管理
畜牧獸醫
作者:甄王國
1 初乳飼喂。產犢後第一次擠出的牛奶稱為初乳。此後7天內擠出的牛奶稱為過渡期牛奶。
①初乳的喂量。犢牛的初生重通常是初乳飼喂量的參考指標,在第一個6小時內,犢牛應攝入占其初生重8%的初乳。比如40千克初生重的犢牛,第一個6小時內應攝入3.2千克以上的初乳為最佳。一般的原則為犢牛出生l小時內(根據初生體重)飼喂2.25-2.5千克的初乳;出生後6-8小時之內再次飼喂2.25-2.5千克的初乳。
②初乳的飼喂方法。可以用裝有橡膠奶嘴的奶瓶或奶桶飼喂,每次飼喂後盛奶用具必須徹底清洗幹淨。最好使用帶有胃導管的奶瓶進行強製飼喂。最新研究表明,如果能在出生後2小時內一次性強製飼喂4升初乳,對犢牛的健康是非常有好處。
③初乳的儲備。將兩三頭剛剛產犢母牛的額外初乳混合後,冷凍保存在塑料瓶(如舊可樂瓶)中。在某些奶牛產後無奶,高體細胞奶或倒斃的情況下,可將冷凍的初乳瓶放入溫水中緩慢解凍,以飼喂這些新生犢牛。初乳可以冷凍保存1年或1年以上。
2 犢牛的哺乳。剛出生的犢牛,皺胃是唯一發育完全和有消化功能的胃,犢牛消化係統的功能與單胃動物相同。因此,出生後4周內的犢牛主要依靠哺乳獲得生長所需的營養。
①哺乳量。初乳期後到30-40日齡以哺喂全乳為主,喂量約占體重的8%-10%。在出生後頭兩次總量達4.5-5千克的初乳飼喂後,開始每天定時給犢牛飼喂牛奶,喂量約4.5千克/天,冬天寒冷天氣條件下5.5千克/天。牛奶最好用巴氏消毒後進行飼喂。
②哺乳的次數。每天最好飼喂3次相等量的牛奶。如果犢牛每天所需要的牛奶量一次喂給,飼喂量就會超過犢牛皺胃的容積,多餘的牛奶就會返流到瘤胃中並造成消化紊亂(如鼓氣)。大多數情況下每天飼喂1次牛奶會導致犢牛頻繁腹瀉以及其他健康問題。
③牛奶飼喂方法。用奶瓶或奶桶飼喂。用帶奶嘴的奶瓶飼喂可迫使小牛較慢地吸奶並減少腹瀉以及其他消化紊亂。但喂奶器具必須嚴格消毒,否則,就失去使用帶奶嘴奶瓶飼喂的優越性。出生幾天即可訓練小牛直接從奶桶中吸奶。這一方法簡便快捷,器具容易消毒。
④飼喂牛奶的溫度。出生後頭幾周控製牛奶的溫度十分重要。冷牛奶比熱牛奶更易引起消化紊亂。出生後的第一周,所喂牛奶的溫度必須與體溫相近(39℃),但是對稍大些的小牛所喂牛奶的溫度可低於體溫(25-30℃)。
3 犢牛開食料的飼喂。①訓練開食。在出生後的頭兩次總量達4.5-5千克的初乳飼喂後,在每天定時給犢牛飼喂初乳/牛奶的同時,應開始向犢牛喂給開食料。如可在即將飲完奶的奶桶中加入開食料(可逐日增加);或者采取其他各種可能方式。通過如上的各種方法,小部分精料被犢牛采食,攝入量逐漸增加,犢牛逐漸適應開食料,從而使犢牛能夠盡早開始采食開食料。一旦犢牛能夠自己采食開食料,即可開始讓其自由采食開食料。在開始的1-1.5周內,犢牛可能不會采食很多的精料。確保每天將新鮮的開食料飼喂給年齡較小的犢牛。每次飼喂前應將桶中剩餘的開食料取出,轉喂給年齡大一些的後備犢牛。
②開食料的飼喂與飲水。每個犢牛島應備有兩隻桶,一隻裝水,一隻裝開食料。確保犢牛始終有新鮮飲水。使犢牛盡早盡大量采食開食料,必須保證犢牛能夠隨時在想喝水和有食欲情況下飲用到新鮮的水和采食到新鮮的開食料。10天內給以36-37℃溫開水,10天後給以常溫水,水必須是清潔的,水溫一般不低於15℃。
③斷奶的標準。斷奶的標準隻有一個,那就是犢牛開食料的采食量。一旦犢牛可以連續三天采食0.75-1千克/天的開食料,便可斷奶。這樣的采食量一般可從出生後第5-6周起就開始出現,所以飼養員應清楚知道每頭犢牛的開食料采食量。對於在犢牛島中喂養的犢牛,可通過在飼料桶上標注0.25千克的標準水平線的方法,來協助飼養員判定各犢牛的采食量。對於在犢牛欄中飼養的犢牛,飼養員仔細觀察各犢牛的采食量的工作就尤為重要。
④關於粗飼料。在犢牛斷奶,即不再飲用牛奶之前,不應給其飼喂任何粗飼料。犢牛身體此時還不能消化纖維素和長纖維,因此這些纖維通過犢牛身體的時間十分緩慢。斷奶前飼喂粗飼料將延緩犢牛瘤胃的發育和影響開食料的采食,從而推遲斷奶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