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豌豆的高效栽培
作物栽培
1 選地。菜豌豆最適宜生長在有機質豐富、土壤耕作層深厚、疏鬆、肥沃、團粒結構良好、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上。因此種植菜豌豆應選擇符合上述條件而且灌溉條件好、地下水位低,排灌良好的田塊,才能滿足其生長發育需要。當土壤積水或排水不良時,根係呼吸困難,根機能衰弱而引起腐爛,導致地上部分枯黃死亡。
2 整地。煙後菜豌豆在煙葉采收結束後,清除雜草,順煙墒開淺溝播種蓋上營養土或將墒麵土耙細整平,開淺溝播種蓋土。稻後菜豌豆,在水稻收獲後,開溝分墒排水,然後細碎墒麵土壤,順墒中央開淺溝播種,再蓋上0.5厘米厚的營養土。
3 選用優良品種。①食莢型。大莢豆選用食莢1號、改良大菜豌豆1號或食莢8號。小莢豆選用台中11號、13號或中莢603、604;甜脆豆選用奇珍76、爽密338或翠珠等。
②食粒型。選用中豌4號、5號、6號和珍珠綠,食粒型多為山地種植。
4 播種。①播種期:可常年播種,周年上市。但花期應避開12月下旬至1月中旬的低溫霜凍。春播宜在4月上、中旬,煙後菜豌豆最適播種期為8月20日到9月中旬,稻後菜豌豆為9月20日至10月5日。
②播種密度及方法:種植密度要根據株高、株型緊湊度、土壤肥力、施肥管理水平而定。植株高大適當稀植,植株矮小適當密植;株型鬆散宜稀,緊湊宜密;土壤肥力好的宜稀,肥力差的宜密;管理水平高的宜稀,管理水平低的適當密植。播種方法采用直條播,即在墒麵中央開4-5厘米深、10-15厘米寬的淺溝,株距2-3分,播種後蓋營養土0.5厘米,畝用種量4-6千克。
5 施肥。菜豌豆施肥的總體原則是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以根部施肥為主,根外施肥為輔;追肥要根據植株長勢輕施勤施。
①底肥:播種前畝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0.5-1噸,與播種溝土壤拌勻。
②種肥:播種時畝用普鈣10千克。複合肥5-6千克作種肥。如烤煙田套種菜豌豆的不宜施用底肥和種肥,以免煙葉回青。
③提苗肥:可使用碳銨、尿素和各種複合(混)肥。幼苗期:出苗後7-10天進行第一次追肥,畝追尿素4-5千克兌水澆施;15-20天進行第二次追肥,畝用複合(混)肥6-8千克兌水澆施,以後每隔7-10天進行一次,每畝可用尿素10千克或複合肥15千克兌水澆施促苗株肥壯。
④花莢肥:7-10天澆施一次,每畝每次用尿素10千克,硫酸鉀8千克或磷酸二銨、複合肥20-25千克兌水澆施。
⑤葉麵肥:花期選擇晴天10-15天一次,每畝次用磷酸二氫鉀0.15-0.2千克和硼砂0.1千克兌水60-70千克噴霧,噴施2-3次。植物生長調節劑:苗期用植物動力2003、雲大120,花莢期選用花芮寶、植物黃金、綠箭等按標示方法噴施2-3次。
6 灌水。菜豌豆整個生育期間隻有苗期稍耐旱,開花結莢期需要水分較多,幹旱易導致落花落莢;但也不耐澇,長時間積水過多或大水淹沒墒麵又會因土壤缺氧而枯萎死亡。苗期隻要能滿足種子出苗,早晨或傍晚葉片不萎蔫不需澆水,如需澆水以瓢澆為主,適宜控水有利於土壤氧氣供應,促進根係下紮,形成壯苗。開花結莢期是菜豌豆需水較多的時期,幹旱不下雨要及時灌溉,將水放入菜豌豆田的溝中,以半溝為宜,然後用瓢澆菜豌豆根部,澆透為宜,並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切忌大水猛灌,淹沒墒麵和溝中長時間積水。
7 田間管理。①補苗:播種5-6天後,根據出苗情況,及時查漏補缺,移密補稀。將過多的小苗取出帶土進行移栽,確保苗齊苗勻。缺苗多的要及時補種。
②中耕除草:幼苗3-4葉時中耕培土一次,同時清除雜草,有利於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溫度,促進根係發育下紮。
③搭架引苗:為便於田間管理,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豆莢商品率。當植株高30-40厘米時立即搭架,將豌豆苗牽引上架攀爬。架高視品種而定,食莢大菜豌1號架高應在1-1.1米,可以以煙稈為支架,8號架高1.5-1.6米;小莢豆及甜脆豆架高應在2米以上。
雲南省富民縣農業技術推廣所 李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