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根蔗高產管理措施等
作物栽培
宿根甘蔗生長的特點是早發株,早分蘖,早封行,早拔節伸長,易早縮尾,早成熟。根據上述特點,管理上要狠抓一個“早”字,即早開壟鬆土,早施肥灌水,早查苗補苗和早防蟲,並適時清園和埋壟。
1 早清園。有霜凍的蔗區用蔗葉覆蓋防凍,護蔸過冬,春暖後及早清園。無霜凍或少霜凍蔗區,收獲後盡早清園。冬季氣溫較高且有一定水溫的蔗區,更要早清園。清園過遲,易使蔗蔸黴爛,影響發株。
2 早開壟鬆土。開壟鬆土,把蔗蔸周圍的土壤翻鬆,曬白分化,有利於宿根甘蔗的萌發和生長。開壟的時間視蔗區的氣候和水肥管理情況而定,宜及早進行。常年有霜凍的蔗區,宜在驚蟄前後開壟,在終霜後氣溫穩定10℃以上時鬆土,以避免霜害。在大雪前或大寒後收獲的,砍收後7-15天開壟鬆土。大雪後至大寒前這段時間為全年最低溫幹旱季節,一般不宜開壟鬆土。大雪前開壟鬆土的,要注意保護蔗蔸水分,越冬前結合淋施水肥,薄回土,以防旱護蔸。冬季氣溫高、水肥條件較好、溫度不會影響地,下芽萌發的蔗區,不論何時收獲,均宜盡早開壟鬆土,以利於宿根發株。水分條件很差的高旱地,宜在春雨將至,氣溫回升時開壟鬆土。開壟要緊貼蔗蔸兩邊,深達蔗蔸基部,株間鬆土要深,使土壤能更好地風化和疏鬆透氣。宿根甘蔗開壟後要適時埋壟,埋壟的時間視天氣和土壤水分狀況而定。天氣幹旱、土壤水分少的,露頭時間宜短,一般開壟後10-15天埋壟;土壤水分充足或灌溉方便的,露頭時間長些,可在開壟後3-4天灌水1次,以促進發株。埋壟要結合施肥,埋壟的高度以剛超過蔗蔸為度。
3 早施肥、灌水。宿根蔗施肥,首先是結合埋壟施蔗蔸肥(催芽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施適量的速效氮肥和磷肥。宿根蔗的攻蘖肥、攻莖肥和壯尾肥應比新植蔗提早15-30天,以適應其生長早的特點,施肥量(特別是氮肥)應比新植蔗多。
4 早查苗補蔸。宿根蔗常因土壤通透性差、氧氣不足以及旱、澇、病蟲害等的影響,出現缺蔸斷壟現象。查苗補蔸於開壟前後及早進行。首先對斷壟缺蔸和因風害翻蔸的蔗苗進行補蔸,其次是在開壟鬆土後20天尚未見有蔗芽萌發的蔗苗可在原蔗蔸側用並蔸的方法補植,再過20天仍未見有新株萌發的,用並蔸或挖去舊蔸補上新蔸的方法補植。補蔸用苗可用塑料薄膜育苗移栽補缺。此法一般在補缺蔸或翻蔸采用。另外是采用分蔸補植或移蔸補植的方法,在不留宿根的蔗田,選用壯蔸補苗。補蔸宜在陰雨天或晴天午後進行,補後加強水肥管理,以提高成活率和發株數,盡快趕上其他蔗株的生長。
5 早防治蟲害。宿根蔗往往是蔗螟、蔗龜等害蟲的越冬場所。故害蟲發生較新植蔗早,蟲口密度也較新植蔗大,發株後枯心苗多,為害嚴重,必須及早防治。
廣東省信宜市水口鎮農技站 陳貴善
薯秧倒栽增產
薯秧倒栽比順栽可提高產量1倍以上。倒栽的薯苗比順栽的生長緩慢,約需7天時間葉腋間長出新芽,以後慢慢形成主莖。由於莖中輸導組織輸送根部吸收的水分及有機養料的方向逆轉,其輸送速度減慢,這樣有機養料大量積累在根部,使地上的主莖生長緩慢,有利於薯塊膨大。
其具體做法是:剪去薯莖頂尖的2節或3節莖,然後剪成帶有2-3個節位的薯秧,再把薯秧上麵第一或第二節的葉柄和葉片剪去,保留最下麵的一節莖的葉柄和葉片,倒栽在高壟上,以留著的葉柄基部露出壟麵為宜,苗距一般為14厘米左右。
宮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