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進與創新:大田新農保試點工作的實踐與思考(1 / 1)

公眾品

作者:郭育靖

大田縣於2009年被確定為全省9個國家級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縣。通過各項有力措施,大田縣新農保工作進展順利,效果良好。自2009年1月起,大田縣36335名年滿60周歲的農民,可以像城裏人一樣按月領取“退休金”了。

強化協調配合分工協作到位

新農保試點工作是一項係統工程,大田縣委、縣政府要求勞動保障部門全力以赴,各有關部門和鄉(鎮)的積極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麵。一是實行單位聯動推進。縣財政部門及時籌集資金610萬元撥入基金專戶,確保春節前基礎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並按月撥付養老金;縣公安部門負責提供農村居民的戶籍等資料;縣民政部門負責提供農村低保戶和農民居民殯葬數據資料;縣計劃生育部門負責提供45~59周歲生育兩個女孩或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以及農村計生對象中獨生子女死亡或傷殘、手術並發症人員數據資料;縣殘聯負責提供農村重度殘疾人數據資料。二是健全基金運作製度。組織縣勞動保障局、財政局、農信社等部門建立健全操作性強的新農保基金管理製度,規範了運作程序,確保基金專戶儲存、專賬管理、專款專用;規範資金發放方式,嚴格按照業務經辦規程落實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確保60歲以上農村老人養老金及時足額兌現。

規範經辦管理 服務保障到位

在加強縣、鄉(鎮)新農保經辦窗口建設的同時,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推進新農保經辦服務體係建設。一是開展政策業務培訓。市、縣農保中心聯合舉辦政策業務培訓班3期,縣農保中心組織人員深入到各個鄉(鎮)、村,對鄉(鎮)駐村幹部、勞動保障事務所工作人員、村主幹和村勞動保障協理員、合作金融機構工作人員進行全麵培訓,培養了一支懂政策、熟業務的基層經辦隊伍和義務宣傳員隊伍。二是規範經辦服務行為。組織新農保經辦人員認真學習《新農保參保繳費和待遇領取等業務規程》,熟練掌握經辦業務技能,並嚴格按照規範進行運作,提高經辦服務效率和水平。三是創新經辦服務模式。積極探索並推行村民事務代理製,村民隻要把身份證、戶口簿交給村幹部,包括材料複印、參保繳費、待遇領取等手續,由村幹部負責全程代為辦理,讓農民方便參保、放心繳費。

加大政策宣傳加強監督管理

“新農保”工作是新時期民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的思維定勢就是比較務實,注重眼前利益,可能持觀望的態度,同時,他們的認識水平參差不齊。一個新政策要讓他們認識接受,要有一個過程,因此,要不斷加大宣傳力度,真正進村入戶宣傳,讓政策入耳入腦,就能讓農民從被動參與轉換成主動參保,這樣,新農保工作就能走上正常軌道。

新農保製度的普惠之處在於提高了社會保障的有效性,要想確保製度推進工作順利進行,就需要在養老保險金發放的各個環節,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管理,尤其是在欠發達地區,更應嚴格把關,充分利用信息係統軟件,確保保險金按時足額發放,並能就近領取。接受重視農民的監督和檢舉,爭取群眾的支持和信賴,促進新農保製度推進工作的良性循環。

加強經辦能力提高服務水平

當前,新農保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在其他條件還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根本改善的情況下,首要必須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增強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通過專業培訓、引進專業人才、"請進來、走出去"等措施,加強思想建設、作風建設、業務建設、廉政建設,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一個能統攬全局、果斷決策、善抓落實的領導班子,把隊伍建設成為一支思想敏銳、業務精湛、作風紮實、勇挑重擔、善打硬仗的隊伍。

農民居住分散、繳費路途遙遠,對新農保服務模式也提出了特殊要求,從以人為本,方便農民參保繳費角度出發,要求業務經辦更加人性化,為農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要通過新農保係統和經辦機構共同努力,開發建立農民參保領取不出村(困難農民不出戶)的服務體係,使新農保經辦真正為農民提供知心貼心服務。

新農保參保人數眾多、地域分散、參保繳費相對靈活、權益記錄和待遇保障周期長,必須依靠管理信息係統來支撐。堅持“統一規劃、整體設計;統一標準、信息共享;統籌兼顧、急用為先”的建設方針。按照“上級統一開發軟件、地方解決硬件設備,數據向上集中、網絡向下延伸”的要求,加大管理信息係統建設力度。信息係統建設資金投入大,建議采取與金融機構合作模式,爭取由金融機構對管理信息係統建設資金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