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知道退一步往往能獲得更多(3 / 3)

日立公司就是及時運用了“退出”的策略,抓住了時機,保存了實力,獲得了成功。

因此,作為企業決策者,當企業在危難關頭,要有膽有識,看準新的門路,當機立斷,實行戰略轉移,及時轉產,調整投資方向,企業就能渡過難關,轉危為安。

這裏的“退”,並非是消極地退出市場,“退”與“不退”有時的確需要經營者有過人的膽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經營者應冷靜、客觀、全麵地分析市場形勢,預測市場前景,正確掌握“退”的藝術。

做人必須要靈活,該進就進,該撤就撤,不能盲目行動,以致失敗。更不可為一時賭氣、爭麵子,導致全盤皆輸,而喪失了從頭再來的機會。

以退為進的心理誘導法,用在商場上是非常有效的。心理學家為推銷員提出一種推銷方法,這種方法要求推銷員把自己想象成買主,即從買主的立場出發考慮問題。當買主對於推銷的產品提出批評意見時,要以退為進,裝出忘記自己推銷使命的樣子,同意對方的觀點,站在對方一邊說話。

比如,您推銷的是電風扇,顧客對這種產品挑剔很多,並聲稱不買電風扇也可以。這時候您就順著對方的意思說話:“這種產品確實不太好,花那麼多錢買到一件不如意的東西真不合算!”這種話一出來,對方的感覺就好像正在使勁推一扇門,門突然不見了,自己有勁也使不上。這樣一來,他的反對意見反而顯得不重要了,即使還有什麼不滿意的話也覺得沒有必要說出口了。

接下去,推銷員可以乘勢轉變,以富有同情心的語調真誠地為對方設想:“一般電風扇都有毛病”,“今年夏天雖然不太熱,但電風扇還是用得著”,“如果不在乎價錢的話,可以買好一點的”,在這樣的交談中,對方無形中就把您當作幫助拿主意的人來看待,對推銷員本能的戒心消失了,在這種情況下,買主很容易在推銷員的暗示之下,做出購買電風扇的決定。

按照常理,推銷員要推銷自己的貨物,必定要極力吹噓,吹得過分一些,就難免有水分,長此以往,人們對推銷貨物者普遍形成了一種偏見,認為他們說的話沒有真的。廣泛宣傳的產品收效甚微,其道理也就在這裏。而當推銷員以知心朋友的身份出現時,顧客就會被您的真誠所感動,從而被說服。

又比如,你有求於人,那人也對你的意圖心知肚明。即使如此,兩人見麵時,你也萬萬不可直截了當地把你的要求提出來,而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多說一些困難:“這個忙不太好幫。”“如果困難太大,也就算了。”這樣一來,對方就會不太注意你求助的迫切心情,沒有機會產生被求者常見的倔傲心理,反而會覺得這件事如果不幫忙,顯得自己太無能或害怕困難了。

美國著名的成人教育家戴爾·卡特遜在紐約舉辦訓練班時,租用的是一家大飯店的大禮堂。辦至中途,他忽然接到通知,要他付比原來多3倍的租金。後來打聽到,原來是飯店經理為了賺更多的錢,打算把場地出租給另外的人舉辦舞會或晚會。

卡特遜找到了飯店經理,對他說:“假如我處在您的地位,或許也會寫出同樣的通知。您是這家飯店的經理,您的責任是讓飯店盡可能地多盈利。您不這樣做的話,您的經理職位就難保住。大禮堂不出租給講課的,而出租給舉辦舞會的、晚會的,那你可以獲大利了。因為舉行這一類活動的時間不長,他們能一次付出很高的租金,比我這租金當然多得多。租給我,顯然,您吃虧了。”

卡特遜鬆弛了對方的戒備情緒,緩和了氣氛之後,繼續說:“但是,您要增加我的租金,結果將會是降低收入。因為,實際上等於您把我趕跑了。由於我付不起您所要的租金,我勢必要再找別的地方舉辦訓練班。要知道,這個訓練班吸引了成千的有文化的、受過教育的中上層管理人員,這些人到您的飯店來聽課,實際上起了免費為飯店做活廣告的作用。可以這麼說,您即使花5000元錢在報紙上登廣告,也不能邀請這麼多人親自到您的飯店來參觀,可我的訓練班給邀請來了,這難道不合算嗎?”在卡特遜的說服下,飯店經理終於放棄了增加租金的要求,讓訓練班繼續辦了下去。

《菜根譚》中說:“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嚐。此涉世一極安樂法。”因此,我們遇事要做退一步想,以退為進是更圓通更柔韌的處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