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聲音器官功能不正常(2)(2 / 3)

好勝心強當然好,善於說服別人固然重要,如果因此變得好以辯論來折服人就不太好了,不管別人說什麼,都要把他辯倒,都是你有理,誰還敢輕易開口說話?

定給出答案,再探討問題

王老板的“特色”,就是在每次召集會議時,總要帶上一堆已經打好的文件,在照例提出所要討論的問題之後,並不事先或立即征求大家的意見,而是先行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者可以說是確定“主旋律”基調,或者直接給出答案: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應該這樣解決比較妥當,首先……”

講完之後,再讓秘書將業已形成的文件下發給與會的每一位屬下,然後舉起手中的文件,清清嗓子:

“這個問題的具體解決方案,剛才已經發給大家了。現在,咱們再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請大家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看有沒什麼要補充的——”

這個時候,就算是個傻子也都知道,標準答案都發下來了,老板征求意見隻不過是走走過場,純粹是形式罷了!新人剛進來時,還不清楚老板的意圖,也會直言貢獻自己的不同意見或補充建議,結果換來的卻是老板的:

“你這個想法簡直太離譜了。”

“這樣看問題,也太幼稚了。”

“你說的這個方法,在我們公司絕對行不通。”

既然,在討論問題之前老板已經有了答案,而且除了這個標準答案之外,他並不打算嚐試或采納其它任何一種答案;既然這種問題討論會、征求意見會既不討論又不征求,開了也等於沒開,一點也發生集思廣議的作用;那麼,何不幹脆直接向屬下傳達命令完事?

如果這麼想,我們就太小看王老板了!

他的意思很清楚:雖然獨裁,雖然不想給屬下真正民主議事的權力,但是為了讓屬下有一種參與決策的感覺,切實負起責任,等到事情萬一不妙紛紛指責自己時,自己也好有個名正言順理由扣他們的薪水:

“這個方案,當初不是大家一起開會通過的嗎?現在不行了,都想推卸責任?晚了!有建議,為什麼當時不提?這個月的獎金,大家都沒有了。”

這就叫假借民主之名以行獨裁專製之實!可是,王老板似乎也太高看自己而低估屬下的智商和情商了。

原來,老板的答案一發下來,還有一些馬屁精在後麵扯扯順風旗,給他捧捧場:

“老板這個方案的確不錯,真是精辟,一句可以頂我們一萬句,句句說到了我們的心坎裏!第一,老板說的……”

時間一長,也許是因為老被老板一視同仁扣發獎金,馬屁拍得一點實也沒有,而且在同事中間落得一個相當不好的名聲。開會時,就算再會拍馬的人,也忍不住閉緊嘴巴,不敢再輕易捧場。就算老板點名點到,也是支支吾吾不知所雲。大家凡事投老板所好,愛做表麵文章;不動腦筋,隻重手頭,不想大局,不能為公司建一策,獻一計,倒也樂得輕鬆。

於是乎,大家慢慢地便麻木了,把參加“開會”變成參加“聽會”;要不就是從過去的習慣聽批評也能聽得進去,現在變得不習慣、聽不進去,或者是“虛心接受,致死不改”,甚至還產生抵觸情緒,並把這種情緒帶到日常工作或正常的工作關係中去……

最後,會場變成墳場!

其實,企業並不是一個適合搞民主的地方——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需要民主;而雇員永遠也可能成為企業的主人(除非擁有股份)。所以,老板不要號召員工:“你們是公司的主人,要有主人翁精神,對企業負責”,(別把員工當傻瓜,他們深知你的虛偽:“主人?分給我們股份了嗎?”更深知老板要求大家“無私奉獻”隻是為了剝削更多剩餘價值);也不要向屬下高談民主,民主?如果屬下一致同意將企業或利潤全部分了,老板能同意嗎?當然不能!更不要打出民主的幌子,真民主行不通,假民主更行不通,還不如直白一點聲明“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互相利用”,要求屬下說出心裏想說的話,彼此坦誠以待,可能更好。

我曾受一家電公司之托,調查其業績不振的原因,發現其與上述情況毫厘不差:假民主,真固執——凡事老板說了算,屬下根本無從建言置喙。既然如此,做屬下的當然懶得積極提出突破瓶頸的對策。

真獨裁,大家還能麵對,公司反正是老板的,他一個人說了算也沒什麼;但假民主,除了不管實用,而且讓大家心裏生出上當受騙的反感。在人屋簷下,受點委屈大都可以接受;被人當傻子耍,上當受騙大都不能接受。後者對屬下工作意願的傷害遠比前者更深,正如大家認為偽君子比真小人更討厭一樣,這就是人性心理!

這種情況下,業績不降反升,那才是天大怪事!

做老板的,原本是以趨利為生,做個真小人沒人能說什麼,但是何必再給自己加上一頂偽君子的頂戴,更令人生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