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照亮你的靈魂:趙玫作品論(3 / 3)

三、“我們是彼此的父母”:趙玫作品對雙性和諧的文化建構

最初是從散文集《一本打開的書》認識了趙玫那種觸動靈魂的文風,那種高貴天然的氣質。那部作品的字裏行間,一種源於個人生活和內心體驗的感覺奔湧而來,這些感覺化的語言和不無感傷的人生述說,細膩傳神的景物描繪,飄忽靈動的意象,以及如歌如泣的抒情調子融會在一起,散發著獨特的不容置疑的藝術感染力。趙玫那麼善於把握人物的情感,女人內心世界每一寸纖細的感受,男人靈魂深處每一次反叛的悸動,她都表現得情懷激蕩,使人不忍釋卷。就這樣,開始認識趙玫的優雅、唯美、寬宥、智性,以及唯美而智性的文字所表達的溫暖和明亮,那些關於男人和女人,愛和欲望,關於這個世界的真諦。和大多數女作家一樣,那本“打開的書”有著太多的自敘傳色彩,趙玫情感濃烈地書寫了她無可比擬、山重水複的愛情,但她依然是獨特的。那是上個世紀的1995年,那一年的中國文壇充斥著炫目的潮流和旗幟,當代女作家們幾乎集體性地告別了“愛,是不能忘記的”無窮思愛,走進了顛覆男性不談愛情放逐欲望的新敘事時代。在如此的“喧嘩與騷動”中,趙玫卻那麼“古典”地思念著她遠去的愛人,靜定地沉浸在天老地荒的愛情苦痛裏:“那是種生命本身的苦痛,是一種幾乎熬不過去的苦痛,是一種絕望,那絕望充滿了力量,是因為,愛曾充滿力量。”一個有著深刻的生活和思想閱曆的女人,一個讀書寫作的知識女性,其實她是懂得愛的,懂得愛的美好、純粹和堅韌,也懂得愛無處不在的傷害、背叛和黑暗。然而懂得之後她還可以那樣相信愛,就像書中那篇《九零年冬》裏堅守在寒冬裏的紅葉:“它們在最後的冷風中疾馳,堅持著火一般的最後的溫暖。”

當然,這隻是趙玫自己的故事,但三毛說:“我的人生觀,就是我的愛情觀”。一個人在愛情中的善良、寬容、堅持和信仰,反映的其實也就是他對自己、對他人、對這個世界的態度和信念。趙玫生命中這種“火一般的最後的溫暖”使讀者一次次陷入驚豔之後的深思,感動之後的堅信。她溫暖了那些在黑暗而脆弱的人性中迷失掙紮、在絕望和放棄中堅持著的心靈。誰能在沒有愛沒有信仰的路上走到盡頭呢?人類需要互相取暖互相鼓舞。而趙玫,正是以她內心深處穩定的信仰支撐和美好的道德激情,使得她的作品對讀者的心靈生活產生了普遍而持久的積極影響。

因為心中有愛,趙玫雖有毋庸置疑的女性立場和反抗姿態,但卻能保持理性和節製,她從未把文化的體製的罪惡拿來清算個體的男人,她反對兩性關係中任何霸道的一方,對某些女性缺乏謙遜寬宥的強權偏激,表示了深刻的質疑。在《和女權主義者共進晚餐》—文中,趙玫寫了一碰到男人就義憤填膺的女人,對她們的偏激意識和行為方式,很不以為然。她對兩性關係的問題,有著自己獨到的包容心,她強調愛和關懷,強調女人要有一顆不拒絕生活不拒絕真愛的真實的心,強調兩性要相互公正、公道與博愛,她希冀符合人類整體利益的兩性夥伴關係,她守護的是男女兩性的本真存在。

趙玫之所以有這樣理性認識的高度,就因為她知識分子寫作的智性特質。源於知識分子的視野、品格和精神,使得她很早就突破了女性主義寫作很難突破的瓶頸。趙玫深知兩性都不完美,她說“女人難道不需要檢討?為什麼,我們總是陷入細枝末節,眼淚和妒嫉。我們奉獻,但奉獻轉瞬之間就變成了要求,奉獻便有了權利,牽製住愛。”“所以後來隻好成了怨婦,落入曆史的窠臼,成為可悲的標本。”基於這樣的認識,趙玫認同伍爾芙的“雙性同體”的思想,提倡兩性互補互愛,她說“我們是彼此的父母”。而擁有一個人,必須要擁有他的思想。精神,是女人成長自己強大自己的唯一途徑。沐浴著精神之光輝的女人,內心充滿了善和美,也有勇氣去麵對世界的真。她不會在兩性戰場上輕易言敗,也不會在自己的生活和文學中驅逐男人,那無異於驅逐了自己最重要的夢想,更不會把自己關在自戀自閉的“獨身女人的臥室”,成為越到後來越拒絕的乖戾的玫瑰。擁有著精神力量的女人,她有一麵朝陽的大窗子,外麵是變幻無窮而又靜定永恒的風景,那是無法窮盡的人性之深,也是我們投身於其中並不斷獲知真諦的生活本身的溫暖。

這就是趙玫對男女關係做出的獨到的女性主義闡釋,對男權中心主義的討伐,對不合理製度的清算,一切都必須建立在女性個體和群體覺醒的基礎上。一個乞望著被他者解放的性別是可悲的,一個隻會討伐不懂自省,隻會破壞不知建設的性別更是色厲內荏,沒有前途的。女人平衡人類,就像水平衡地球,那強大的力量該產生於自身內部,那種美麗執著潤物細無聲的力量。而擁有這種力量的女性,定然是“能夠將美麗和智慧結合起來的女人’。趙玫是如此推崇精神的力量,所以,她始終如一地熱愛著那以終其一生的激情寫作征服了世界的杜拉斯,那個日日都在讀書思考寫作的知識分子伍爾芙,那個“最美的存在主義者”波伏娃。趙玫一遍遍地讀著她們講述著她們,她們是如此深刻地影響了她。從這些堪稱精神偶像的女性身上,趙玫知道了“思想才是一切美麗的源泉,也才是美麗能夠駐足、能夠永恒下來的唯一的處所”。而擁有了這種美麗的女人,就擁有了自足的精神家園,擁有了心靈飛翔的自由。她是強大的。

趙玫就是這樣一個讓精神之光照亮自己靈魂的有力量的女人,也是為雙性和諧的文化建構、為人類的健全發展做出了自己獨到的人文貢獻的知識分子。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的思想和知識,態度和立場,良知和責任,充盈在趙玫那些關於文化文學,關於男人女人,關於人類精神的出路的思考中。她看穿一切,卻又分擔一切;懂得愛,依然相信愛;她解構著,更在建構著。如今,太多的人置身在深不可測的物質時代,深深沉溺於沒有思想的黑夜,看不清曆史隧道中,人類的來處,而未來和家園還在彼岸,還在無法辨明的某一個出口。這樣的時刻,我們需要趙玫這樣的作家。我們願意被某種光芒照亮。

注釋

①張頤武《優雅的崛起:中國文學的新空間》,《文學自由談》2004年第6期

②(德)弗羅姆語,轉引自趙玫《怎樣成為自己》,《愛一次,或者,很多次》,四川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

③④⑤⑨《一次愉快的閱讀經曆》(代序),《愛一次,或者,很多次》,四川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

⑥萬蓮子《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發展的誤區》,《湘潭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⑦三毛《我的寫作生活》,《三毛全集》之《夢裏花落知多少》哈爾濱出版社2003年版

參考文獻

1.趙玫《愛一次,或者,很多次》,四川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

2.趙玫《秋天死於冬季》,四川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

3.趙玫《戴著鐐銬的舞蹈》,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趙玫《我們家族的女人》,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

5.趙玫《朗園》,春風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

6.趙玫《一本打開的書》,春風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

7.趙玫《唐宮三部曲》,長江文藝出版社,2007年版

責任編輯 哈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