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燒鵝的小女孩
專欄
作者:苗煒
我上到五年級的時候,課本上有一篇童話,丹麥作家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語文老師聲情並茂地朗誦這篇課文的開頭,然後叫我起來接著往下念。我拿起課本,皺著眉頭,確認課本上沒有我不認識的字,我慢吞吞地念著:“桌上鋪著雪白的台布,擺著精致的盤子和碗,肚子裏填滿了蘋果和梅子的烤鵝正冒著香氣。更妙的是這隻鵝從盤子裏跳下來,背上插著刀和叉,搖搖擺擺地在地板上走著,一直向這個窮苦的小女孩走來。”我停下來,不念了,老師說,繼續念啊。我還是不出聲,老師讓我坐下,換一個同學念課文,我還是站著,心裏默念課文,桌子、台布、盤子、碗、蘋果、梅子、最重要的是燒鵝,還有刀叉,在我周圍飛舞。我拿著課本向空中拍打,最重要的是那隻燒鵝,這是什麼東西,我從來沒吃過,從來沒聽說過,我要把那隻飛舞的燒鵝拍打下來,我打我打我打打打。同學們都被我的舉動驚呆了,他們以為有蒼蠅或者馬蜂飛進了教室,哪知道我在拍打一隻想象中的燒鵝。老師看了我幾秒鍾,認定我是在擾亂課堂秩序,她叫我出去。我想象中的那隻燒鵝飛向門口,引領著我跑出教室,可到了教室外麵,我發現燒鵝不見了。我呆呆地站了十分鍾,拿著課本接著讀,好像再讀一遍課文就能把燒鵝召喚回來,我走到操場上,仰望天空,尋找燒鵝的蹤跡。我抬著頭看了有十分鍾,低下頭來再看課本,我把那頁課本撕下來,塞到嘴裏,好像有燒鵝的味道,我跑到操場邊的水龍頭那兒喝水,肚子鼓鼓的,打了一個響亮的飽嗝兒。
下一次的語文課,老師讓同學背誦《賣火柴的小女孩》,她的眼光掃視了一圈,落到我身上,好像要成心再給我一次懲罰,她讓我起來背誦。我把課本合上,我怕老師發現那一課課文被我撕掉了,“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我開始背誦,安徒生的字字句句從我肺腑中湧現到我腦海裏,我聲情並茂。很快念到“燒鵝”那段了,我怕老師打斷我,稍稍加快了速度,“有一顆星星落下來了,在天空中劃出了一道細長的紅光”,老師沒打斷我,她盯著我,眼角濕潤了,完全被我打動,這樣我可以把這篇文章完整地背誦出來,“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我背完了,我後麵那一桌的女生放聲大哭,她先撲到桌子上哭出聲,然後抬起頭向老師和同學宣布:“我想我奶奶了!”再把臉埋到桌子上痛哭。她這一哭,班裏麵還有幾個女生也跟著哭了起來,都紛紛叫著“我想我奶奶了”,這幾位同學的奶奶都去世了,她們一哭,就有別的女同學來安慰,安慰沒兩句,也跟著哭起來。女生哭成一片,男生中有幾個也跟著掉眼淚,但大多數男生都無動於衷,還有幾個憋不住想笑。我沒有哭也沒有笑,我完全驚呆了。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文學的偉大力量,我連燒鵝都忘了,驚訝於我朗誦的威力,驚訝於安徒生的感染力,語文老師擦去眼角的淚水。這一次朗誦讓我認識到,女生才是文學的知音,男孩子太粗糙了,他們很少有人具備領悟文學作品所需的細膩與敏感。
這件事情過去之後,語文老師推薦我去少年宮朗誦小組,我的語文成績大幅度提高。這件事還有一個重大意義在於,我終於知道了什麼是西餐,肚子裏填滿了蘋果和梅子的烤鵝是西餐,有桌布才是西餐,用刀子和叉子吃飯才是西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