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些尖酸腐儒的刻薄言論,皇帝不以為意。在泰山山頂之上,他可是勒石銘文,將隨行的文武功臣的功績名字,一一刻錄下來,以彰其大功。可惜的是,在十數年之後,帝國動蕩,這些石碑被有心人悉數毀去,再無痕跡可覓。
泰山封禪之後,皇帝按照既定路線,往琅琊、彭城、湘山等地巡狩而去,一路水陸並進,舟車勞頓,甚是辛苦。
巡狩,並不是為了遊玩。皇帝每一天停下來,都會調集當地的官員進行問話調查當地的風土人情,並且派出大量的密探,調查各地的民生概況,和訪查六國餘孽勢力等等,一路的巡狩,除了考核各地官員外,還有震懾六國複辟勢力的任務。
當然,整個帝國的中樞,實際上也隨著皇帝的巡狩而四處流動著,每一天從帝國各地紛遝而來的奏章便有好幾車。在旅途上,皇帝和朝廷的政要們,每一天也得在顛簸的馬車裏麵,繼續處理著朝廷的政務。
那些花錢買了名額伴遊的大商巨賈們更是苦不堪言。初時他們還以為,跟隨皇帝到處遊玩,是一件舒適而倍有麵子的事情。但事實上根本沒有這麼一回事。隊伍裏的達官貴人不少,這些商賈怎麼可能有可能得到更好的特殊待遇?幾個月下來,不少人瘦了好幾圈,權當是減肥了。
即使如此,也沒人膽敢抱怨,能夠陪著皇帝出巡,是何等榮耀的事情,以後回到鹹陽,這段時間的遭遇,將會是他們一輩子的談話資本。隻要大聲道出當年大爺我可是跟著皇帝陛下東巡過天下的,足以讓其他人羨慕妒嫉恨。雖然追隨皇帝陛下的腳步的時候,他們隻能在隊伍的末端遠遠地跟著皇帝的車屁股而已,龍顏也就隻能遠遠地膜拜兩眼罷了。
……
皇帝乘坐的車駕很寬敞,長近三丈,寬約一丈,裏麵可以容納十人以上,而且鋪著厚厚的軟毯,能夠將馬車疾馳時候的顛簸感抵消。車廂裏麵,車廂裏麵,除了皇帝本人之外,還有兩個沿途負責他起居飲食的女官。
“趙高。”皇帝倚在舒坦的蒲團上,隨手把一份奏章扔在了榻前,聲音略顯疲憊:“今天嶺南發來的奏章呢?”
嶺南戰爭已經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任囂每一天都會把戰爭推進以簡報的形式上報皇帝,所以對於嶺南的局勢,皇帝是了如指掌的。
月前南越王孟黑龍被部屬所殺,嶺南反秦大軍大勢已去。其子孟青山和秦軍在龍川城下激戰數天,最終慘敗,棄城突圍,率領不到兩千人的殘部,逃竄到了深山之中。秦軍已經加進時間進行圍剿。如今秦軍主力已經突入西甌地界,和西甌王貊敵展開了戰爭,曾經和孟黑龍部血拚數戰的西甌軍不是秦軍對手,已經向後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