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吳誌強笑了:“獎品是一本《辭海》,這本書是我那時研究生津貼1個月28元的好幾倍……”
顯然對於吳誌強來說,這次頒獎還給了一個更大的精神動力——關注世博會。對於當時的很多中國人來說,世博會還是一個很陌生的概念。但在上個世紀80年代,曾多次考察在日本舉辦的世博會的汪道涵卻堅定地認為:世博會對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經濟拉動具有持久的影響:“世博會是戰略性的,管50年!”
在老師的指導下,吳誌強一頭“埋”進學校圖書館,尋找世博會的資料。當時相關資料少得可憐,而且全部是英文,他一篇一篇整理、閱讀……
1988年,吳誌強被公派到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94年,獲得德國工學博士學位之後,吳誌強開始擔任德國環柏林城市與建築研究事務所首席研究員,從事德國東部和東歐的重建規劃設計研究工作。這些理論和實踐的積累為他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德國期間,他看到了更多世博會的材料,了解到這是國家富強的有力助推器,他更加用心研究世博會。回國的時候,帶了30多箱資料。
1996年,吳誌強在同濟的導師對他說;“現在學校急需人才,你還是回來吧。”難忘師恩的吳誌強決定回國。
回國後,吳誌強先後完成了160多項國內外重大工程規劃設計,其中包括了“上海2010世博會場館規劃設計”、“俄羅斯聖彼得堡‘波羅的海’明珠規劃”、“安哥拉首都城市規劃設計”、“武漢東湖國賓館規劃設計”、“漢堡港‘Hafencity’改造概念規劃設計”、“沈陽金廊CUC城市設計”、“上海浦東世紀大道城市設計”、“上海浦東聯洋居住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引導性規劃”、“山西平遙舊城保護總體規劃”、“四川都江堰重建總體規劃”等較有影響力的作品。
他先後獲得2項國際獎,9項國家級、省部級規劃設計獎。而在這些規劃實踐中,吳誌強的“和諧城市”理念也不斷得到完善和充實。
吳誌強說:“回國是我作出的一個重要選擇,事實證明我選對了口我也很幸運,能有這麼大的舞台!這麼好的機會”
是學生讓我成了好老師
2007年,時任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的吳誌強工作績點達到12.3,按照學院規定,每個教師的基本工作量額度是1,因此從理論上講,他一人做了12.3倍的工作,位居全院第一。“超級院長”當之無愧!
這一年,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由學生自發組織了首屆“學生心目中的可愛老師”網上評選活動,吳誌強當選為“學生心目中最可愛老師”。這項評選活動的獎品是一隻由學生們親手雕刻的玻璃獎杯,“它是我得到的最珍貴的獎品”。吳誌強把這隻獎杯擺在了家中最顯眼的位置。
吳誌強說是學生讓他成為了好老師。“小時候我不是很喜歡讀書,夢想也不是當老師,而是跟大多數男孩子一樣,喜歡造房子、造馬路。‘文革’時期,我們一下無書可讀了,才突然強烈地感受到了對知識的饑渴。在上海靜安寺新華書店裏,店員幾乎都認識我,甚至破例允許我晚上把書帶回家看,等第二天再還給書店。”
1977年國家恢複高考,在當年高考的考場上,年輕的吳誌強提議全體考生向監考老師鞠躬表示感謝,並主動將考場打掃幹淨,這成了當年報紙上的頭條新聞。吳誌強以優異的高考成績考入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專業,1985年他獲得了工學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
吳誌強感慨到:“是學生改變了我……你注意看學生的眼神,不懂和懂了是不一樣的,學生理解了你講的東西,那一瞬間,眼睛就會一亮……每次看到那‘一亮’,我就樂在其中。”
後世博時代的期待
當世搏大戲即將唱響之際,後世博時代的場地利用早已在規劃師的藍圖上預留了“埋伏”,吳誌強笑咪咪地賣了一個“關子”,他很期待世博之後人們一個個驚喜的發現。
當世博會結束後,圍欄拆除後,這裏成為上海市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世博園將成為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世博演藝中心等建築將被保留。園區將保留江南造船廠曆史建築及部分優秀展館,主要以文化展示交流為核心功能,規劃成為體現上海城市文化特色、國際知名的標誌性城市公共文化集聚區域。同時世博園還將成為博覽業的場館。吳誌強解釋說,現在國際一流的博覽會城市需要60萬平方米左右的麵積服務於博覽業,而上海目前約有40萬平方米,空缺的這20萬平方米就會在世博場館中產生。通過世博會,大量工業遺產建築將得到修繕。世博會結束後,這片工業建築將成為創意產業園區,推動上海創意產業的發展。
在吳誌強滿滿的日曆表上,還有一些特殊的標記,像“女兒的爸爸”、“兒子”等,吳誌強說這是自己作為一個父親、一個兒子的責任。
作為兒子,再忙他也要爭取每個周陪父親吃一頓飯。吳誌強特別遺憾母親沒能等到世博會開幕這一天。母親生前對於世博會充滿了期待,父母每天熱議的話題之一就是世博會,所以,現在再忙,他也希望能趕回家陪父親吃頓飯,和父親聊一聊世博會。
作為父親,吳誌強和兩個女兒相處的時間少之又少,但是隻要有可能,他就會抽出一點時間陪女兒。有一次,女兒畫了一幅漫畫,爸爸的身子很小,腦袋卻很大,腦袋裏裝滿了各種各樣的世博符號,父親看了滿心愧疚。好在兩個寶貝女兒都很愛父親,有什麼事情也會找父親參謀。前不久,女兒的學校要舉行一個手工比賽,當女兒征求父親的建議時,吳誌強說:“我們也做一個世博會場館的模型吧……”這一次,世博會的總規劃師在自己家裏和女兒一起完成了一個特殊的模型,但他們同樣做得很認真……當女兒在電話裏興奮地告訴他,自己的作品在學校獲得了二等獎時,吳誌強滿足地笑了!
吳誌強已經帶女兒去過5次其他國家的世博會,這一次,他還會帶女兒去在家門口舉辦的世博會。但作為總規劃師,這一次他的心情必定不同。
吳誌強說:“在一個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優秀的城市環境將會告訴他應該做的事情和如何去做。”
從這個意義上講:浦江之子吳誌強對於自己的女兒無疑有一種更深遠的大愛。
吳誌強相信,中國絕對不會隻辦一次世博會,他期待自己的人生沒有缺席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