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博與中國(1 / 2)

曆史上的世博會與中國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定期舉行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集會,是世博會的最早形式。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18世紀,隨著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隻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和參展的地域範圍也逐步擴大,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

世博會迄今已有150餘年的曆史了。1851年的英國倫敦萬國工業產品博覽會被公認是世界上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世界博覽會,比t896年希臘雅典第一屆現代奧運會還早。

共有三屆奧運會是和世博會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舉辦的,它們是:1900年法國巴黎世界博覽會和巴黎第二屆奧運會,1904年美國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和聖路易斯第三屆奧運會;1908年英國倫敦世界博覽會和倫敦第四屆奧運會。

曾舉辦過世博會的國家有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比利時、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西班牙、意大利、韓國、葡萄牙等。舉辦次數最多的國家是美國,共計14次,也是受益最多的國家。舉辦次數最多的城市是法國巴黎,共計7次。1970年,日本大阪成為亞洲第一個世博會舉辦城市,日本共計舉辦了5次世博會。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也占據了“世博會之最”:它是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注冊類世博會,象征著發展中國家也登上了世博會的舞台,世博會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曆史發展階段。

1851年,英國宣布舉辦首屆世界博覽會,極具商業敏感與智慧的中國上海商人徐榮村獲悉後,深感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很快命人精選了12包自己經營的“榮記湖絲”,緊急用船運到倫敦,趕赴世博會參展,可謂是在第一時間進入世界文明發展的快行道。“榮記湖絲”最終榮獲金、銀大獎。盡管年頭久矣,世人也不常提起,但這件事應該是被記入史冊的,它充分證明了中國開明人士對世博會的熱切關注。

貴州茅台酒在1915年美國舊金山巴拿馬世博會上榮獲金獎。茅台酒在展出的過程中,通過“酒香為媒”的轟動效應,成為世博會上的明星,直接由高級評審委員會授予榮譽勳章金獎。

古人雲:“萬事從頭來,千思梳篦起。”一把小小的中國傳統梳篦也曾在1915年世博會上大放異彩。西方人被其古樸精致深深折服,“常州梳篦”的名字就此留在了世博會榮譽獎項名單上。

1873年,中國清朝政府第一次以官方的名義組織並派代表出席了奧地利維也納世博會,但由於特殊的曆史背景,當時的代表是洋人。1876年,中國第一次派出了中國人代表參展美國費城世博會。此後,中國陸續參加了多屆世博會,新中國成立後共參加了12次世博會。通過世博會展現自我,走向世界,發現世界。

在申辦2010年世博會的國家中,中國第一個向國際展覽局正式提交申請函,第一個遞交《申辦報告》,第一個接受國際展覽局考察,並在國際展覽局第129次、第130次,第131次、第132次全體大會上就申辦世博會作陳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