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些,麻煩你幫我去向皇上稟報吧!記得,一定要強調剛才那些吐蕃使臣來過,及他們要買配方的事兒。”看著蒙哲不住的點頭,耿青峰怕他忘了,再次提醒了一下。
“是,末將這就去辦。”如果說蒙哲開始還在為耿青峰感到佩服的話,現在的他隻覺得耿青峰是披著人皮的惡魔。同時,在他的內心裏,也反複的告戒自己,以後不管做什麼事兒,千萬不到惹到這位忠義公。他的那些招數雖不至於弄死人,但也能叫人生不如死。暗想的時候,他腦裏不自覺的出現了前日宮中宴會上,那想要進禦書房偷盜的那人的樣子,讓他不由自主的打起寒顫來。
把蒙哲反應看得一清二楚的耿青峰,看著他那逃難式離開的樣子,不由得搖了搖頭。自己太狠了嗎?不,對於這些有著狼子野心的人,就是該打得他們一次性的肉痛了,他們才不會作怪。要不然,這些人三天兩頭的給你製造點事端,你也不用忙其他的事了。
注:
讚普,吐蕃王號。讚,雄強之意,普,男子。在政治製度上,鬆讚幹布仿唐朝的官製,讚普是最高統治者。讚普之下設大相、副相各一人,總管全國政事。其下又設都護一人,主持管理屬部、軍事征討等事務。設內大相、內副相、內下相各一人,主管王朝內部政事。主管王朝司法事務的官員是刑部尚書、整事大相、副整事、小整事各一人。
這些官員都是父死子繼,無子則由近親承襲。擔任官職的人,通常在其名字前麵冠以“論”或“尚”的字樣。“論”是與王室有直接親屬關係的大臣;“尚”是和王室通婚的大貴族出身的官員,原義是舅舅。由讚普及讚普以下三部分組成的統治機構,藏語稱“尚論掣逋突瞿”,意思是由王室和貴族掌握著的吐蕃全部政權。讚普與群臣每年舉行一次小盟,三年舉行一次大盟,通過盟誓,使臣下保證世代無條件地效忠王室。吐蕃分裂後,吐蕃各部的酋長也稱讚普。
赤德祖敦(698—755)
《敦煌本曆史》作赤德祖讚,唐書亦作棄隸縮讚,這是即位後的尊號,幼名傑祖茹,綽號名麥阿聰,意為胡子爺爺。並非年事已老,因麵部多須,故有此外號。關於麥阿聰的生年,《紅史》、《世係明鑒》、《漢藏冊府》、《智者喜筵》和本書均說其生於庚辰年(680),十三歲既位,壽六十三,卒於壬午年。又說,麥阿聰為其子江察拉溫娶金城公主,公主將入藏時,江察則死,公主遂和麥阿聰結婚。按金城公主入藏和親為唐中宗景龍四年(710)。《冊府元龜》:(景龍)“四年(710),以金城公主出降吐蕃,帝幸始平縣送之”《冊府元龜》(卷490邦什部益蜀複二)。《敦煌本曆史》在狗年條亦載:“庚戌(710),派婚使迎讚莫金城公主至邏此鹿宛”(該書26頁)。若以景龍四年庚戌為起點進行推算,《紅史》等所說麥阿德生於庚辰年(680)則應為唐高宗調露二年,此時麥阿聰年過三十,其子亦到成親之年,這雖是可能的,但有問題。因為若按《敦煌本曆史》記載傑祖茹(即麥阿聰)是生於其父殞之年的甲辰(704),《唐書》記載其父殞年為長安三年癸卯(703)(《冊府元龜》卷979、外臣部)兩說僅有一年之差,可見當甲辰年(7崐04)父殞之時他還年幼,並不是年過三十,更不能有成年之子?由於他年尚幼,始由祖母赤瑪勒扶持繼位,而此後多年仍由祖母代攝政事。這在《敦煌本曆史》中就有明證。紀年史中凡記載讚普,讚普住於何地,則表示是那時政權中心人物所在之處。史中從700起則記載有祖母駐處,直到壬子年(712)唐睿宗太極元年祖母去世為止,她共當政十二年。敦煌本記載壬子年祖母去世後,傑祖茹始正式即位,受封號為赤德祖讚(《敦煌本曆史》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