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格,始建於聯邦367年5月。
位於聯邦版圖東南角,地處阿特拉斯山脈末段。
北靠聯邦糧倉,珀爾多斯郡;南接狩獵天堂,百慕蹤叢林;西鄰永固壁壘,佛羅多軍事要塞;東近泥濘沼澤、蠻人部落。
納蘭格氣候多雨、潮濕。適宜耕種的土地極其稀少。
其主要支柱產業為:山石、伐木、狩獵、采摘。
領主:聯邦勳爵,瑪格麗特·米蘇。
《聯邦疆域·納蘭格簡述》
聯邦369年6月12日
至從回函應予瑪格麗特·米蘇勳爵的邀請;夏隆涯就率領私衛,日夜兼程地趕往納蘭格。曆經月餘,已進入阿特拉斯山脈末段北側的納蘭格疆域“蜿蜒坡”。
十分寬敞明亮的馬車中,夏隆涯將書籍合攏,擱置一旁;並從畫缸中取出書籍所附帶得納蘭格地圖,將其平鋪於書案之上。
簡明扼要的地圖中:阿特拉斯山脈橫亙東西,納蘭格城區依山而建,位於南側;其四鄰疆域涇渭分明;道路標注,蜿蜒清晰。
蜿蜒坡,其地勢南高北低,雖蜿蜒崎嶇,卻是阿特拉斯山脈末段中,最為平緩易行的道路。同時,也是銜接納蘭格與珀爾多斯郡的唯一交通幹道。沿此路南上,半日路程,即可抵達納蘭格城區。
夏隆涯一邊注視地圖,一邊習慣性地轉動,佩戴於左手拇指上的指揮官印戒。
……納蘭格地處阿特拉斯山脈南側,依山而建。但因,此山脈並非“土”山,而是“岩”山的緣故,所以適宜耕種的土地極其稀少……
這樣一來,就導致納蘭格的米糧蔬菜短缺,需要依賴貿易的方式進行供給。
言而,納蘭格氣候多雨且潮濕,不適宜長期保存大量的新鮮蔬菜。所以,納蘭格的蔬菜貿易,勢必需要維持在高度頻繁的狀態。
……從地圖上看,能夠保障納蘭格如此高度頻繁地蔬菜供給的貿易對象……
唯有聯邦糧倉,珀爾多斯郡!
根據《聯邦·簡報》地報道:珀爾多斯郡,坐擁曠闊且肥沃的平原地區。其境內九城、三十六鎮,皆以農耕為主業。加之其氣候四季分明,風調雨順,年年豐收。其糧食蔬菜的產量與儲備,已達到能夠獨自供給聯邦全境三年之久的狀態。“糧倉”美譽,實至名歸。
雖然,素有傳聞:永固壁壘·佛羅多軍事要塞,借助“異塞”木靈一族的農耕工藝,成功地在阿特拉斯山脈之上,實現大規模糧食與蔬菜的耕種。
但,那畢竟是傳聞,還有待考證。即便傳聞屬實,恐怕也隻夠佛羅多軍事要塞,八萬精兵自給自足而已。與納蘭格進行頻繁地蔬菜貿易的幾率,不會很高。
至於泥濘沼澤中的蠻人部落……他們不來侵略、掠奪納蘭格;瑪格麗特勳爵大人就該暗自竊喜了。與他們進行貿易……絕無可能!
最後,納蘭格四鄰中的狩獵天堂·百慕蹤叢林。雖然因為是叢林地帶,擁有大量適宜耕種地土地,隻要能挺過前期的砍伐開墾,與中期的照料過程,那麼納蘭格由此獲得一片,維持基本糧食蔬菜消耗的田地,不成問題。
但是,在百慕蹤叢林中開墾糧田,恐怕十分不易。畢竟百慕蹤叢林之所以譽為“狩獵天堂”,就是因其中擁有數量龐大的珍禽猛獸。以它們那種“遇人則噬”的脾氣,若是沒有成建製的兵團護航、駐守,開墾計劃很難實施。
如此分析比較後,夏隆涯的目光在地圖中的“珀爾多斯郡”處,久久徘徊。
兵家常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既然納蘭格米糧蔬菜短缺,而珀爾多斯郡是唯一能夠保障糧草供給的貿易對象。那麼,保障納蘭格與珀爾多斯郡的貿易路線的安全與暢通,就是自己就任納蘭格首席指揮官之後的首要任務。
如果連糧食問題都不能保障,那麼又何談安心組建兵團,淬煉兵勇?更何談庇佑百姓,使其安居樂業?
思至於此,夏隆涯的目光,從珀爾多斯郡的位置向下移動,停留在路線崎嶇的“蜿蜒坡”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