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規律的生活是保障健康的防火牆
有人說:“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可以看見一個人未來的發展。”一個人要做點事,成就一番事業,沒有好的習慣是不行的。嚴格遵守作息製度,可以使我們在工作時集中精力,因而可以提高效率。因此,生活有規律對學習、工作和保護神經係統以及整個身心健康都很有益處。
德國哲學家康德活了80歲,在19世紀初算是長壽老人了。醫生對康德作了極好的評述:“他的全部生活都按照最精確的天文鍾作了估量、計算和比擬。他晚上10點上床,早上5點起床。接連30年,他一次也沒有錯過點。他7點整外出散步。哥尼斯堡的居民都按他來對鍾表。”據說康德生下來時身體虛弱,青少年時經常得病。後來他堅持有規律的生活,按時起床、就餐、鍛煉、寫作、午睡、喝水、大便,形成了“動力定式”,身體從弱變強。生理學家也認為,每天按時起居,能使人精力充沛;每天定時進餐,屆時消化腺會自動分泌消化液;每天定時大便,能防治便秘:甚至每天定時洗漱、洗澡等都可形成“動力定式”,從而使生物鍾“準時”。誰若違背了這個生物鍾,誰就要受到懲罰。
專家認為:人體的一切生理活動都是起伏波動的,有高潮也有低潮。人體內有一個“預定時刻表”在支配著這些起伏波動,養生專家們稱之為“生物鍾”。人體血壓、體溫、脈搏、心跳,神經的興奮抑製,激素的分泌等100多種生理活動,是生物鍾的指針,反映了生物鍾的活動狀態。人體各器官的機能是按“生物鍾”來運轉的。“生物鍾”準點是健康的根本保證,而“錯點”則是柔弱、疾病、早衰、夭折的禍根。
良好的作息規律,意味著要順應人體的生物鍾,按時作息,有勞有逸;按時就餐,不暴飲暴食;適應四季,順應自然;戒除不良嗜好,不傷人體功能,尤其要保持足夠的睡眠,保證每天有一定的體育鍛煉時間。
我們要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就是重視每一天的過程。尤其是中老年人,醒來後賴一會兒床(3~5分鍾),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保健措施。
為了防止腦血管意外的發生,特別是高血壓病、嚴重頸椎病的人,醒後賴一會兒床,先動動手腳,雙手擦擦臉,接著慢慢起床穿衣,起床後不要屁股朝天頭朝地係鞋帶,應坐下來再係鞋帶。然後再開始一天的活動,接著晨飲一杯水(溫開水,最好200~300ml)白天6~8杯水。
養成定時大便的良好衛生習慣(晨便或晚便),對健康十分有益。保持大便通暢。平時觀察大便的外形質地,如有異常及早查治。
刷牙漱口,最好三三製,即每日刷三次牙,每次3分鍾。
冷溫水浴,夏天最好天天洗。冬秋春天2天一次,尤其冬天2~3天一次為佳,因為冬天皮膚上皮細胞代謝較春夏慢,如天天洗浴,有許多老年人感到皮膚幹糙發癢,其實不是皮膚病,而是洗浴太勤所致,因為破壞了正常皮膚的保護層。千萬不要認為天天洗浴甚至一天洗多次是好事。
應及時注意護膚,根據自己的皮膚特點,選擇幹性、中性、油性護膚用品。
就餐時,應細嚼慢咽。
不吸煙、少喝酒、學會午睡、晚間熱水泡足,過好適度和諧的性生活。
幸福頓悟:
生活失去規律,會把我們弄得焦頭爛額;而有規律的生活,則會讓我們受益匪淺。
善待生命的1/3——睡眠,能讓你富有而明智
人的一生當中,大概有1/3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得好不好,與健康息息相關,但調查顯示,有不少人患有睡眠障礙或和睡眠有關的疾病,成人中約有30%出現睡眠障礙。因此,國際精神衛生組織將每年的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
睡眠可消除疲勞。在睡眠過程中,因為大腦停止了接受外界的各種刺激,穩定了神經係統的平衡,能抑製細胞功能的毀壞,可使疲勞的細胞逐步恢複功能。
睡眠可調整內髒機能。人在睡眠過程中,多數肌肉鬆弛,心跳、呼吸減慢,胃腸道分泌減少,各髒器生理功能減弱,均處於代謝低、活動少的狀態。由於償還了在醒覺時活動所積累的“氧債”,各髒器的生理功能得到了恢複和調整,因而對健康長壽十分有益。
睡眠可儲備新的能量,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良好的物質保證。
拿破侖素以精力旺盛、不知疲倦而著稱,他每天隻睡4小時。不過他十分善於休息,有時在兩次接見活動的5分鍾間隔裏,他也可以美美地打個盹,讓精力恢複。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事務繁重,他每天夜裏睡眠不足4至5個小時,但始終精力充沛。其中的奧妙在於他每天午飯後必睡一小時,晚飯前還要睡兩小時,醒後又接著辦公。也就是24小時內他睡3次,不是等到精疲力竭時才休息。這種化整為零的主動的休息使他整天都保持充沛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