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善於聆聽客戶的不滿(1 / 2)

在商務活動中聆聽藝術運用得好往往能給你帶來機遇。這是因為,聆聽能使你獲得如下收益:

聆聽可以使他人感受到被尊重和被欣賞;聆聽能真實地了解他人,增加溝通的效力。聆聽可以減除他人的壓力,幫助他人理清思緒。善於聆聽客戶的不滿,不把矛盾擴大化,就能順利的化解信任危機。

美國最有名望的前總統林肯有一個故事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美國南北戰爭曾經陷入一個困難的境地,身為美國總統的林肯,心中有來自多方麵的壓力。他把他的一位老朋友請到白宮,讓他傾聽自己的問題。

林肯和這位老朋友談了好幾個小時。他談到了發表一篇釋放黑奴宣言是否可行的問題。林肯一一說明這一行動的可行和不可行的理由,然後,把一些信和報紙上的文章念出來。有些人怪他不解放黑奴,有些人則因為怕他解放黑奴罵他。

在談了數小時後,林肯跟這位老朋友握握手,甚至沒問他的看法,就把他送走了。

這位朋友回來回憶說:當時林肯一個人說個不停,這似乎使他的心境清晰起來。他在說過話後,似乎覺得心情舒暢多了。

其實當時遇到巨大麻煩的林肯,不是需要別人給他忠告,而隻是需要一個友善的、具同情心的傾聽者,以便減緩心理壓力,解脫苦悶。

這就是我們碰到困難所需要的。心理學家已經證實:聆聽能減除心理壓力,當人有了心理負擔和問題的時候,能有一個合適你的聆聽者是最好的解脫辦法之一。

一個牢騷滿腹,甚至最不容易對付的人,在一個有耐心、具同情心的聆聽者麵前都常常會軟化而同情達理。

某電話公司曾碰到一個凶狠的客戶,這位客戶對電話公司的有關工作人員破口大罵,怒火中燒,威脅要拆毀電話。他拒絕付某種電信費用,他說那是不公正的。他寫信給報社,還向消費者協會提出申訴,到處告電話公司的狀。

電話公司為了解決這一麻煩,派了一位最善於傾聽的“調解員”去會見這位惹是生非的人。這位“調解員”靜靜地聽著那位暴怒的客戶大聲的“申訴”,並對其表示同情,讓他盡量把不滿發泄出來。3個小時過去了,調解員非常耐心靜聽著他的牢騷。此後還兩次上門繼續傾聽他的不滿和抱怨。當調解員再次上門去傾聽他的牢騷是,那位已經息怒的顧客把這位調解員當作最好的朋友看待了。

由於調解員利用了傾聽的技巧,友善地疏導了暴怒顧客的不滿,尊重了他人的人格,並成了他的朋友,與是這位凶狠的客戶也通情達理了,自願把所有的該付的費用都付清了。矛盾衝突就這樣徹底解決了。那位仁兄還撤消了有關部門的申訴。

上帝給我們每個人兩隻耳朵、一張嘴,就是讓我們少說多聽。但是即使在銷售工作中,聆聽都是我們關心客戶,了解客戶需求的最佳工具。可是遺憾的是,大多數時候我們並沒有耐心聆聽客戶在講什麼。因為我們從看到客戶的第一秒鍾開始就異常忙碌:我們總是試圖影響客戶,讓他們迅速做出購買決策,掏空他的錢袋。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擺出種種咄咄逼人的進攻型姿態,叫囂著要向客戶灌輸我們的產品、我們的服務、我們的價格……

一切如手中沙,我們越強勢握的越緊,客戶溜得越快。

怎麼處理客戶的不滿呢?我們來看看下麵這個故事吧。

“大眾藥店嗎?”我剛才在你們那兒買的體溫表,怎麼我太太量完體溫後,表內的水銀注就掉不下來了呢?我太太的體溫是攝氏38.8,可是我摸我太太的頭,好像沒那麼熱嘛!你的體溫表,好像有點怪,是不是?

“很抱歉,讓你這麼擔心!不過照你的話聽起來,大概是體溫表內的水裏有氣泡的關係?”

“是嗎?怎麼甩也甩不下去?”

“先生,請你把體溫表上水解不下去的地方,用火燒一燒但不要把火靠得太近,你先不要把電話掛掉,試試看怎麼樣?看水銀柱會不會連在起?”

“喂!連在一起了,這是怎麼回事啊?”

“好,你再用力甩甩看,有沒有下去呀?”

“好啊,完全不去了,這樣以後還能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