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氧:獄中完成百萬字書稿
人物誌
作者:李正中
孟氧是我華北大學的同學。華北大學改為中國人民大學後,我們繼續學習。我被分配到曆史專業繼續學習,主要修習中國革命史。當時根據國家經濟建設需要,其他同學很多都分配到有關經濟學和經濟管理專業學習,孟氧就在經濟學專業學習。因為大學事業發展較快,需要大量的教學人員,也有部分同學,經過簡短的學習以後就分配到研究生專業班學習。孟氧於1952年在研究生班畢業後留校擔任教學工作。
孟氧對《資本論》有著深入研究,形成許多獨到的見解。他認為《資本論》中提到的剩餘價值學說,是在階級社會中提高人們覺悟的不可缺少的真理。他對《資本論》中的曆史典籍進行了詳瞻的注釋。可以這樣說,孟氧是《資本論》曆史典籍注釋第一人。1955年,中共中央提出,為了加強黨的戰鬥力,決定進行“整風”。當時“整風”的重點在文藝領域,由於孟氧是研究《資本論》的專家,所以沒有受到牽連,躲過了一劫。可是,兩年後,在新一輪政治運動中,孟氧發表了意見,說他申請入黨這麼多年,都沒有被批準,相反,有些素質條件並不太合適的人卻入黨了,那些條件不夠卻入黨的人正在學校有關部門占據領導地位,他抨擊了當權者,所以被定為“右派”。
他在“右派”期間必然不能再上講堂。他所研究的成果也不能署孟氧的名字,而是必須以“集士”化名發表,表明這本著作是集體完成的。在此期間,我曾到北京看望他。當時,他已經留下一撮山羊胡。我明白他的心意,他是以這種形象告誡自己。我當時準備住到人民大學的招待所,他不同意。我也願意和他徹夜長談,所以就住在他家。因為他的寶貝女兒小燈上夜班,夜間我就在小燈的房間住下。我們徹夜長談。我告訴他,我1955年已經出事了。兩人之間的那種情感交流以及互相間的信任,真是人生中難得的幸福。
沒有想到的是,1968年,孟氧被捕下獄。原因是他“要組織暴動,推翻以毛主席為首的革命政權”。粉碎“四人幫”後他得到平反,他第一件事就是來天津看我。他住在我家,我們又有機會徹夜長談。這時我才了解到,當時所謂的“暴動”是經人告密的子虛烏有的事。事情是這樣的:文化大革命爆發以後,孟氧跟幾個同仁坐火車到外地串聯。在車上,幾個人互相調侃玩笑。有的人說你的才華可以擔任部長,別的又說可以擔任公安局長。也有人打趣說,孟氧這水平要是你幹一個領導也是綽綽有餘。說實話,就是幾個人在那裏開玩笑。但是,這幾人中有一位,回到北京後便向組織進行告密揭發。於是,幾個人的玩笑話升級為以孟氧為首的企圖奪取政權的組織。孟氧因此被判為死刑。當然,孟氧絕不承認有這樣的事實。最後最高法院判他為“死緩”。這就是所謂孟氧“組織暴動”並被判為死緩的真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