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千人大會與民主集中製(2 / 3)

命令主義違背了民主集中製的民主原則,分散主義違背民主集中製的集中原則。在中央領導層看來,會議進行過程中地方幹部對反對分散主義的這種態度,更加證明反分散主義的必要性。在1月18日的大會報告起草委員會會議上,鄧小平指出:“反分散主義是向全黨提問題,一定要這樣抓。下麵隻看到小天地,這不怪他們。我們要用正確的思想去引導他們。”注7那麼,如何對這些幹部“用正確的思想去引導”?辦法就是給高中級幹部講民主集中製的道理,對他們進行民主集中製的教育。

二、中央領導層認為健全民主集中製重在反分散主義

按照預定的議程,中共中央的報告在各小組討論並修改後,由劉少奇在大會上宣讀。1月26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討論大會的安排問題。毛澤東提出,劉少奇在作報告時,已經起草好的報告稿就不要念了,可以對報告稿中涉及的一些問題另外發揮和說明。

第二天,大會舉行全體會議,由劉少奇作口頭報告。劉少奇在口頭報告中對幾年在工作中發生錯誤的原因作了分析,認為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在建設工作中的經驗還不夠。而在建設工作中犯一些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說這是一條客觀原因。二是“不少領導同誌又不夠謙虛謹慎,有了驕傲自滿情緒,違反了實事求是和群眾路線的傳統作風,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黨內生活、國家生活和群眾組織生活中的民主集中製原則”。這是一條主觀原因。劉少奇接著說:“因為我們這幾年提出的過高的工農業生產計劃指標和基本建設指標,進行一些不適當的‘大辦’,要在全國建立許多完整的經濟體係,在農村中違反按勞分配、等價交換的原則,刮‘共產風’,以及城市人口增加過多等等,都是缺少根據或者是沒有根據的,都沒有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沒有同工人和農民群眾、基層幹部和技術專家進行充分的協商,沒有在黨的組織、國家組織和群眾組織中嚴格地按照民主集中製辦事,就草率地加以決定,全麵推廣,而且過急地要求限期完成,這就違反了黨的實事求是和群眾路線的傳統作風,違反了黨的生活、國家生活和群眾組織生活中的民主集中製的原則。這是我們這幾年在某些工作中犯了嚴重錯誤的根本原因。”注8應當說,劉少奇對這幾年所犯錯誤的原因的分析還是比較透徹的。

可是,不論是劉少奇的書麵報告還是口頭講話,談及民主集中製問題時,更多的是對分散主義進行批評。認為分散主義最突出的表現,是存在許多各自為政的“小天地”。這些“小天地”,對中共中央鬧獨立性,對人民群眾、對下級獨斷專行,壓製民主。這些“小天地”,隻顧局部利益,不顧整體利益,隻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不堅決執行中央的統一政策,不嚴格執行國家的統一計劃,等等。經集體起草並反複修改的劉少奇向大會所作的書麵報告中,將分散主義的危害性歸納為四條:“在政治上,損害黨的統一”;“在經濟上,損害全民所有製,使國家計劃不能正確地製定和執行”;“在思想上,滋長個人主義、本位主義,損害共產主義”;“在組織上,損害民主集中製,破壞黨的紀律,削弱黨的戰鬥力”。報告指出:“顯然可見,加強民主集中製,加強集中統一,反對分散主義,這是擺在全黨麵前的重大任務。”注9在“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有的地方別出心裁,貫徹上級精神打折扣,執行政策走樣,搞各自為政的“小天地”現象固然有,但對民主集中製危害最嚴重的,恐怕還是違背民主原則從上到下的命令主義,而對於這個問題,報告和講話雖然都提到了,但基本上是一句帶過。

1月30日,毛澤東在七千人大會上講話,中心話題更是民主集中製問題,核心內容是要讓群眾講話。他說:“看起來,我們有些同誌,對於馬克思、列寧所說的民主集中製,還不理解”,認為不論黨內黨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都要認真實行民主集中製。要真正把問題敞開,讓群眾講話,哪怕是罵自己的話,也要讓人家講。現在的問題是有些人“很怕群眾開展討論,怕他們提出同領導機關、領導者意見不同的意見。一討論問題,就壓抑群眾的積極性,不許人家講話。這種態度非常惡劣。民主集中製是上了我們的黨章的,上了我們的憲法的,他們就是不實行”。毛澤東還說,要解決人民內部的矛盾,就是要使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而且這是唯一的方法。除此以外,沒有別的方法。但是,如果沒有充分的民主生活,沒有真正實行民主集中製,就不可實行批評和自我批評這種方法。他還講到了黨委如何加強民主集中製的問題,對一些黨委由第一書記說了算的現象提出批評。毛澤東說:“黨委的領導,是集體領導,不是第一書記個人獨斷。在黨委會內部隻應當實行民主集中製。第一書記同其他書記和委員之間的關係是少數服從多數。拿中央常委或者政治局來說,常常有這樣的事情,我講的話,不管是對的還是不對的,隻要大家不讚成,我就得服從他們的意見,因為他們是多數。聽說現在有一些省委、地委、縣委,有這樣的情況:一切事情,第一書記一個人說了就算數。這是很錯誤的。”在毛澤東在看來,民主集中製在中央決策層是堅持得比較好的,不存在個人說了算的問題,但在省、地、縣幾級黨委,則有第一書記“一言堂”的現象。因此,就全黨而言,主要是反對分散主義。毛澤東強調:“克服困難,沒有民主不行。當然沒有集中更不行,但是,沒有民主就沒有集中。”注10從這裏可以看出,毛澤東雖然論述了民主與集中的關係,但所強調的也是加強集中的問題。

2月6日,鄧小平在七千人大會上講話,中心問題是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他認為,目前黨的生活是有嚴重缺陷的,造成嚴重缺陷的原因有多種。這幾年指標過高,要求過急,既助長了分散主義,又助長了命令主義,民主集中製也就有了相當大的削弱。有許多事情,形式上似乎比過去更集中,但在實際上,分散主義的現象卻是很嚴重的。另外有許多事情,形式上似乎比過去民主,但在實際上,命令主義、少數人或個人獨斷專橫的現象卻是十分嚴重的。因此,這次會議提出要加強民主集中製,發揚民主,加強集中統一,反對分散主義。這是很必要很適時的。鄧小平也著重對分散主義作了批評,指出:“這幾年,工作中的分散主義是相當厲害的。同誌們可以細細想一想,在集中正確意見的基礎上,統一認識,統一政策,統一計劃,統一指揮,統一行動,這五個統一究竟怎樣呢?究竟是過去革命戰爭時期更集中,勝利以後前幾年更集中,還是這幾年更集中呢?應該指出,這幾年,形式上比過去集中得多,但在五個統一方麵,卻不如過去了!這就是說,分散主義發展了。”注11因此,對分散主義必須堅決克服。

七千人大會上,劉少奇、毛澤東、鄧小平在報告或講話中,對民主集中製問題作了許多的論述,可以說對於民主集中製問題的認識達到了那個年代的最高水平,其基本觀點對今天健全民主集中製仍有重要意義。但是也應看到,雖然他們都強調既要發展黨內的民主生活,也要反對分散主義,但是又都認為,個人說了算,第一書記專斷的問題,沒有發生在中央而是在地方,所以現在健全民主集中製,主要的是要加強中央的集中統一,反對地方的分散主義。

三、七千人大會強調的民主集中製為什麼沒有真正貫徹實行

對於中共這樣的大黨、中國這樣的大國,強調中央的集中統一是十分必要的。中共是在分散的農村遊擊戰爭中成長起來的,當年各個根據地客觀上是各自為政,不但財政由各根據地自己獨立解決,而且幹部的任用很大程度也是各地自己說了算。因此,在革命即將在全國勝利的1948年,大張旗鼓地反對分散主義,加強中央的集中統一有其特殊的意義。自“大躍進”運動以來,一些地方難免有分散主義,如自己地區的工業要多辦點,糧食要少調出等,但“大躍進”之所以風行全國並造成嚴重後果,很大程度上與命令主義有關。幾年來接連不斷自上而下的電話會議和三級、四級、五級幹部會議,各種形式的評比、競賽,給各級幹部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等於是變相的命令主義。此外,“大躍進”過程中所謂的“秋後算賬派”、“右傾保守”的帽子,“插紅旗、拔白旗”的做法,廬山會議後全黨範圍的“反右傾”,都是命令主義的表現。因此,造成這些年民主集中製貫徹不力或者說破壞民主集中製的,從根本上講應當是命令主義,是民主發揮不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