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顧平的感慨(1 / 2)

第九十三章 顧平的感慨

然而,陶如軒後來才知道,張桂樹還在分工的問題上愚弄了自己一把:一是安全生產和集鎮工作是全鎮最難管,也是最費力不討好的工作,張桂樹卻一下子全壓在了自己身上;二是包村工作從來沒有常務副片長是一說,張桂樹卻給自己封了這麼一個被人當成笑柄的職務。

進入縣城後,汽車本來停在縣委門口就可以了,陶如軒家離縣委並不遠,走兩步也就到了,張桂樹卻要讓司機將陶如軒送到家門口。這讓陶如軒不禁為自己的爭取,而讓張桂樹退步而感到有幾分得意。

但是下車跟張桂樹告別後,陶如軒就感到有些不對了,張桂樹這哪裏是好心送自己,實是怕在縣委門口碰見熟人,不願意讓人看到自己跟顧平的黨羽有所粘連。

這便是官場人心吧!陶如軒搖頭苦笑了一下,剛才的沾沾自喜一掃而光,推開家門,母親就從屋裏迎了出來,臉上掛著笑容,眼睛卻濕濕的。接著父親也出來了,歎息了兩聲又折回了屋裏。

陶如軒知道這是父母在為自己擔心,心裏不禁一陣酸醋,卻不能表現出來,強作笑顏道:“媽、爸,我回來了!”

母親就迎過來,拉著陶如軒的手,一句話也不說往屋裏走。

桌子上已經擺好了飯菜,碗筷整整齊齊地擺著,卻沒有動,父母這是知道自己今天要回來,專門做好飯菜等自己。

陶如軒不知道說什麼好,想勸母親兩句,又怕越勸反而會越讓母親擔心,就隻能盡量表現得的高興一些。

坐下來吃飯,父親忽然問道:“在鄉鎮上還習慣嗎?”

父親的話一向很少,關心的話更不會說,能問出這樣的話,陶如軒知道父親這一次恐怕是真擔心了,怔了一下,急忙往嘴裏扒了兩口飯道:“還行,一天到晚也沒什麼事兒,比在縣裏上班輕鬆多了。”

父親卻感概了起來道:“小子,我知道你心裏不好受,恐怕還在埋怨我,但是我要教你的是做人的道理。你也大了,我不想給你說大道理,或許你現在心裏會覺得窩氣,但是心裏踏實。做人嘛,就要堂堂正正、實實在在的,上對得起先人,下對得起子女。”

父親似乎心思並不在吃飯上,手裏拿著筷子,隻是偶爾在盤子裏夾一根菜,放在嘴裏又要嚼上半天。

母親卻在一旁埋怨道:“要是聽他三叔的也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你一輩子倒是上對得起先人了,可下對得起子女了嗎。我說你窩囊,你肯定不愛聽,可是你看看人家老三,哪一樣不比你這強。難道人家就對不起先人了?”

父親一聽這話就火了,厲聲道:“難道你忘了爸媽是怎麼死的了?”

屋裏的空氣一下子緊張了起來,老兩口生氣,陶如軒不好說什麼,就隻顧著吃飯。其實平時老兩口並不怎麼抬杠拌嘴,大多數情況下,父親一吼,母親便也不說什麼了。

父親終究還是怕傷了母親,又緩和了一下口氣道:“個人有個人的活法,不能老看別人。我這一輩是沒爭下什麼,可不也這樣過來了嗎。老三胡球混了半輩子,最後連個子女也沒留下。再說了,我要是像老三前些年那樣,你能答應?”

母親就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道:“你要是像老三前些年那樣胡球混,我也等不到現在,早就跟你離了。”說著舒了一口氣接著道:“你說的也是,個人有個人的活法,隻要能平平安安的就比什麼都好。”又對陶如軒道:“吃了飯,你就去小雅他們家看看去,小雅不在家,老兩口這日子還知道怎麼過呢。顧書記也算是風風火火一輩子,卻不曾最後落了這個下場,也怪不易的。”

陶如軒也有些擔心顧平,應了一聲道:“我一會就去。”又想起了顧小雅。可憐天下父母心,顧平出事後一直不讓給小雅說,她現在還蒙在鼓裏,要是知道了,還不知道會怎麼樣。

吃完飯,陶如軒就騎了單車往顧平家而去,路過縣委的時候,不由朝樓上看了一眼,發現寧樹斌的辦公室竟還亮著燈,心裏不免又感慨了起來:寧樹斌是個很會玩弄權術的人,不管有沒有他叔叔寧振全的幫助,能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就把顧平從台上趕了下來,也算是個人物了,就是不知道下一個把他趕下台的人將會是誰。難道真如顧平所言,寧家在豐源的勢力很大,是輕易動不了的嗎。俗話說,樹大招風,時間長了難免積怨冗甚,《紅樓夢》裏的賈家也算是榮耀一時了,最後還是走向了衰落,寧家想逃脫這個窠臼,恐怕也不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