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根據“拔尖班”基礎好、能力強的特點,建立“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集中開放相結合”的教學管理方式。
④勇於奉獻的教學團隊是方案實施的護航者,發揚團隊的凝聚力與協作精神。
3 建立拔尖型人才的實驗教學體係與內容
實驗教學體係建立完善以器件性能實驗為主線的“堆積木”式多層次實驗教學新模式,即基本元件性能測試實驗、功能模塊實驗、綜合及研究性實驗三個層次。三個層次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將理論應用於實踐。基本元件性能測試實驗為基礎性實驗,主要完成常用器件及芯片的測試功能;功能模塊實驗主要完成常用典型性電路的設計及測試;綜合、研究性實驗具備一定的實際應用性的,包含較廣泛的內容或涉及多門電類專業課程的知識點。該實驗教學體係的改革可更好地培養學生工程設計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且為學生參加大學生科技競賽等活動奠定了基礎。
實驗教學內容根據拔尖型人才的特點,設立與學生實際相符合的、具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實驗內容體係。
1)基本元件性能測試實驗。傳統教學往往是教師把各種器件的原理及應用采用灌輸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導致學生對基本器件的感受不深刻,不了解器件的性能,在自主設計電路中不知如何選擇器件。基本元件性能測試實驗包括二極管、穩壓二極管、三極管、運算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基本元器件的特性曲線測試實驗。
2)功能模塊實驗。以基本功能器件為基礎,構建簡單的功能模塊實驗,如二極管整流電路實驗、運算放大器運算電路實驗、三極管級聯放大電路實驗、功率放大器實驗、振蕩電路實驗等。
3)綜合、研究性實驗。以功能電路為基本模塊,以“堆積木”的方式,組裝成具有一定應用背景的實用電路。如溫度電橋信號調理電路綜合實驗,信號產生、調理與功率放大電路綜合實驗等。該係統電路均由學生自選題目,自行設計、焊接、調試完成。
4 完善拔尖型人才的實驗教學方法與手段
實驗教學方法根據拔尖型人才基礎好、能力強的特點,建立“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集中開放相結合”的教學管理方法。
1)基本元件性能測試實驗,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要求掌握常用電子元器件的特性與使用,以及基本電子線路的驗證與測試。對於此類實驗內容固定,任務較簡單,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以教師為主導,集中授課的方式進行。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本課程的實驗要求、實驗方法、儀器設備的使用和操作程序等,學生采用軟件仿真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實驗方法進行理論數據與實驗結果之間的對比與驗證。
2)功能模塊電路實驗,采用半集中、半開放的方式。要求學生能夠靈活運用知識設計功能電路,由於不同層次的學生實驗能力、認知程度各有差異,實驗內容可分成必做部分與選做部分,教學方式采用半集中、半開放的方式。對於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的實驗或對選做內容有興趣的學生,安排一定的開放時間。
3)綜合、研究性實驗,采用開放管理的方式。該類實驗題目較大,綜合性較強,並且需要學生查閱相關資料,補充一些新的知識才能完成最終的設計。教學方式采用開放管理,實驗內容、實驗時間、實驗室器件均對學生開放。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能力及興趣選擇相關題目,以自主學習的方式完成設計。實驗室對學生開放,學生可使用實驗室的儀器設備以及元器件,在實驗室完成焊接、調試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