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職化學教育應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課程整合
作者:羅晶
在中職教學當中,中職化學教育存在一定的困難,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現象,是因為學生的素質普遍低,學生不能夠對於化學教學產生一定的興趣。對於中職教學的學生來說,專業課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也不是絕對的,不僅專業課很重要,其他的課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我國目前發展形勢來看,我國所需要的人才不再隻是單純的技術型人才,而是具有全麵素質的人才。對此,本文提出一些建議,希望能給廣大中職教育教學一些幫助。
1 中職教學的現狀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在中職教學上麵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盡管如此,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說我國的中職教育教學不能夠抓全麵,隻注重學生的專業課知識,不能夠全方位地培養學生,對於一些文化課知識不予以考慮。比如說化學這門課程,學生就不能夠進行很好的學習。這種情況就造成了學生的專業性,但是文化課也就相對落下了。對於中職教學來說,應該從全麵抓起,從素質教育和道德教育還有文化教育抓起。學生不能夠積極地進行學習,教師不能夠積極地進行教學,這就造成了學生不願意學、教師不願意教的現象。長此以往,學生忽略了文化課程,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態度,最終出現的情況隻能是學生不能夠提高自身素質。所以說應該對目前的中職化學教學進行改革,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激情,隻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能力[1]。
2 提高中職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結合大量的資料和文獻,發現就目前我國中職化學教育來說,呈現的一種狀態就是學生對於文化課的學習不感興趣。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就是學生本身不願意進行化學的學習,大多數的學生認為化學是沒有必要學習的,不會影響到未來的工作和發展。隻重視專業課,認為隻要專業課學好了,其他的一切也就無所謂了。這種想法是非常不科學的,學生的這種思維是一種極端的錯誤,化學的學習實際上就是生活的學習,不能夠忽略化學的重要性,不能夠把化學的學習放在一個可有可無的位置當中,不能夠覺得化學的學習是不重要的。因此要加強化學課程的學習,培養中職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本文就大量的文獻和資料,總結出很多教學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提出幾點建議加強中職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僅供參考。
首先,培養學生對於化學的興趣。在中職學校當中,中職生本身文化課的基礎就非常薄弱,尤其是化學課。化學作為理科的一門教學課程,不僅需要大量的理論知識,而且需要進行實驗從而實現教學的輔助。但就目前中職教學模式來看,普遍的中職學生不能夠很好地進行化學的學習,甚至有些學生還不能夠熟練地背誦化學元素表,更別說是進行化學實驗了,對於化學習題、化學知識、化學理念,都掌握得不是很得當。所以說,根本就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學習。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把化學知識和生活元素相互結合,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展一切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這樣就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夠促進學生全麵發展,最終實現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其次,將生活中所應用的化學原理進行講解。比如,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可被植物吸收的氮的化合物的過程,稱為氮的固定。自然界中氮的固定通常有兩種:一種是閃電時空氣中的氮氣和氧氣化合物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進一步與氧氣化合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水吸收變成硝酸在下雨時降落到地麵;另一種固氮的方式是利用植物的根瘤菌。根瘤菌是一種細菌,能使豆科植物的根部形成根瘤,在自然條件下,它能把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含氮的化合物,供植物利用。“種豆子不上肥,連種幾年地更肥”就是講的這個道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