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心安是最大的幸福(1 / 1)

有人問過一位快樂的老人:“你為何會這樣幸福呢?你一定有關於創造幸福的秘訣吧?”

“不,不!”老人回答,“我隻是‘心安’而已。”

“心安還能選擇”?這件事乍聽起來,也許單純得令人不敢相信,但是,林肯也曾這樣說過:“人們隻要心安,他就會擁有幸福。”

午後,倚於床頭閑翻雜誌,看到一個句子“清白的良心是一個溫柔的枕頭”,就隨手記在紙上,細細體味。這個句子讓我想起一些普通的人和事來。

一件事是在我小的時候發生在母親身上的。一個夏夜,我們正在院中納涼。一隻半大白兔從門縫鑽進我家,趕之不去。母親說:“天這麼晚了,讓兔子往哪兒去呢?先留它一夜吧,明早誰吆喝,再還給誰。”我就找出一個籠子把兔子安置下來。

到了第二天,並沒有人吆喝少了兔子,又過了兩個禮拜,還是沒人找。兔子在我家一天天過下來,母親卻日益感到不安:自己養著吧,究其根源是一份意外之財,讓人心裏很不踏實。“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的古訓,母親是懂得的,她常常教導我們做人要嚴謹,處事莫壞良心。所以一隻誤闖進我家的兔子成為母親的心事也不足為怪了。

母親的不安在一天晚飯後再次流露出來。那晚,她一邊給兔子喂青草,一邊說:“我怎麼老覺得眼皮跳?耳根發熱?兔子,你說是養你還是放了你?”兔子隻顧埋頭津津有味地吃草。母親歎了口氣,轉身從父親的皮夾裏抽出十塊錢走了出去。過一會兒,她回來了,如釋重負地說:“我把十塊錢丟在路口了。隨便誰撿了去,就當贖這隻兔子了,省得晚上睡覺也不踏實。”

母親的做法的確有些可愛,其實,她求的就是一個心安。隻有心靈安寧、心理坦然,才能讓生活從容不迫。

還有一件事發生在我所認識的一位男孩身上,這位男孩是個思想挺現代的人,喜歡玩電腦,喜歡搖滾,但這並不妨礙他心地善良。剛畢業踏入社會那年,因為年輕氣盛,也因為實在有急事,他非要闖進一個家屬大院找人,與當時一位看門的老人吵了起來,爭吵的結果肯定是他贏了,他硬闖了進去。但這個贏字並沒有給他帶去快樂。他回到家裏隻覺得吃飯無味,睡覺不安,覺得這樣無禮的對待老人很不禮貌,況且老人受了氣,現在還不一定怎樣了。於是決定去看看老人,給老人道個歉。“真是奇怪,就說了一聲對不起,知道老人沒事了,回來後就睡得安穩又香甜,一覺直到大天亮。”男孩子笑著說。

兩位普通人所做的兩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在有些人看來或許覺得不可思議,嘲笑他們帶有迂腐的天真,但我相信善良、仁慈的人一定會表示理解並會讚同他們的做法,因為心安才是最大的幸福。

《論語》中子曾經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是對於良心的拷問。生而為人,總與一些事相連。有些事情,也許不為人所知,但躲不過良心的審視,尤其當午夜夢回時,也是良心靠靈魂最近的時刻。當我們為某件事寢食不安時,那就是良心在提醒我們了:“請保持自我的清白。”真的,清白的良心是一個溫柔的枕頭,枕著這個溫柔的枕頭,我們才得以安然入眠。

關於良心,我還讀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家裏很窮,常在半夜去偷點蔬菜充饑。有天晚上,他要孩子放風,自己準備拔幾個蘿卜回家。兒子突然叫喊起來:“爸爸,有人在看你!”他驚慌失措,問:“哪裏?”孩子指著天上的明月說:“月亮,月亮在看我們。”那人呆住了,放下蘿卜,默默地牽著兒子的手回家了。從此以後,他不再偷雞摸狗,一心勤儉持家。

是呀,行凶作惡也罷,行美揚善也罷,每個人的所作所為、所言所語,都有一輪明月在看著聽著,亙古不變。

隻要你的良心如明月,便可枕著良心安然入眠!

品味幸福幸福的圖像其實是在自己心裏,惟有自己才能把它畫出來。心靈的美麗,可以讓自己生活得更美麗,美麗在心,生活在手,很多事情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