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累了就往這裏回歸(1 / 2)

“家是溫柔港灣,你我渴望擁有它,旅途再苦也不怕,隻要有個溫暖的家……”每當我聽到這首《家是溫柔港灣》都感到格外親切、溫暖,百聽不厭、感慨萬千。

家是人生的起點,也是人生的終點,是每個人的依托和基石。無論是偉人還是凡夫俗子,都離不開家。家是我們揚帆和避風的港灣,是我們心靈最安全、最踏實的依靠!我們在家裏與親人共處一室,就如沐浴在愛的陽光下,航行在愛的海洋中,有再大風浪都不怕。

即使累了、倦了、苦了、煩了,往這裏回歸,家永遠是我們最忠實的守護神,它幫助我們洗去心靈的塵埃,迎向一片燦爛的天空。

在事業不順心、壓力太大的時候,坐下來和爸爸聊聊,聽聽他的鼓勵和建議,會給我們開辟出一片新的天地;當生活中遇到不如意,遭受挫折失敗的時候,給媽媽打個電話,聽聽她的嗬護和關懷,會讓我們找到繼續前進的動力。即使父母太過樸實,不知道如何用話語來安慰你,看看他們慈祥的麵容、充滿愛意的眼神,也會給我們帶來踏實的感覺,讓我們過濾掉浮躁和塵垢,讓心寧靜下來。

友情會有遺憾,愛情會有背叛,人的一生中會出現無數次的變故,隻有家,總是以最寬容的姿態接納我們在外麵所遭受到一切,任我們把一肚子的辛酸在家裏慢慢消融,並重新找到再上路的勇氣——這種感覺不似友情,不似愛情,而是一種心與心的嗬護,心與心的依靠,心與心的靈犀!

我曾采訪過一個知名企業家,當我問到他,創業的一路都遭遇到了哪些看似不可能跨越的困難,最後又是如何解決的,直到今天的輝煌騰達?

他告訴我,為了走出那個父母待了一輩子的窮山溝,他帶著出人頭地的夢想,踏上了人生的征程。但是外麵的世界並不像他想象的那麼美好,在他鄉,總是看著他鄉人的臉色,受著他鄉人的氣。從打工仔到獨立公司的老總,嚐過所有的磨難,所有的挫折。他不想對我訴苦,他隻想告訴我,這麼多年,他形成了一個習慣,每當焦頭爛額或心情鬱悶時,總會給父母打個電話。

父母是種了一輩子地的老農民,也許分析不清這些讓他為難的事情,也不能給出解答方案,其實他並不會告訴父母自己具體遇到了哪些困難,隻想和他們隨意的聊聊天,每當話筒裏傳出父母樸實關切的話語時,總能讓他找到一種安慰和幸福,也得到一種鼓舞和力量。

在剛開始運作公司時,資金、技術、市場、人員等一係列的問題都需要他去獨自解決,那時,孤獨和無助經常會陣陣侵襲而來。創業的艱辛沒有讓他掉下一滴眼淚,父母關切的叮嚀卻讓他淚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