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人在生活中,心在生活外(1 / 2)

作為一名職場人士,我們難免會遇到工作上的壓力:上司不滿,下屬反戈,升職困難,客戶難纏……常常會讓我們感到焦頭爛額,不免心中起火,如果火氣在下班之前還不能消除,就會不可避免地把辦公室裏的“氣象圖”帶回家裏:看到丈夫懶散地躺在沙發上看電視,而無視你一臉的疲憊,你會覺得他不夠關心你;看到他的皮鞋東一隻,西一隻地散放著,你邊收拾,邊覺得委屈……於是,說話帶刺,牢騷滿腹,一來二去,爭吵開始,傷了感情,問題升級,火氣越來越大。

人在生活中,每天接觸那麼多的人與事,避免不了會受到外界的影響,產生負麵的情緒;但心應該在生活之外,不要讓這些麻煩困擾我們太久,更不要把自己的負麵情緒帶到家庭當中,轉嫁到家人身上。

家是溫馨的港灣。一個充滿著天倫之樂、團結和睦的氣氛家庭,會使每個家庭成員精神愉快。相反,如一回到家裏,就感到煩惱、不和諧,這對誰都沒益處。

家人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如果因為我們自己在外麵遇到了不順心的事,就說些不中聽的話,或用動不動以發脾氣的方式對待家人,這是很不應該的。他們又沒有錯,為什麼要他們成為你的“出氣筒”呢?

以前,我就是這樣一個不講道理的人。一次,我正在準備一個非常重要的采訪,忙得心急火燎的時候,母親打來電話,讓我下班後跟為我們裝修房子的師傅去買材料,我一聽,滿肚子的不快,對著電話幾乎是吼起來:“沒空!你怎麼自己不去!”然後,惡狠狠的把電話掛了,還沒等我坐下,一旁的老同事說道:“姑娘,把煩惱轉移給家人,可不是明智之舉啊!你自己有麻煩,何必再給家人添亂呢?”一席話說得我很不好意思。是啊,我自己煩惱就煩惱吧,何苦遷怒於家人,讓她們替我擔心,也跟著煩惱呢?我想母親當時肯定很受傷。

仔細想來,現實生活中,競爭日益激烈,由於工作上的壓力或是人際關係的變故糾纏,我們經常會產生煩惱,感到心煩意亂,而難免將這些煩惱和麻煩帶回家中,向家人發泄,遷怒於人,在和睦美滿的家庭氛圍中攙雜不和諧的音符,擾亂家庭的正常生活,這其實是很沒有道理的愚蠢之舉。

有人說,工作時我們受了一肚子的委屈,無法和老板講道理,無法對客戶發泄,甚至同處一室的同事也不能講,因為這樣可能會不安全。可人受了氣,有了不愉快情緒體驗,總是需要找到一個情緒的舒緩口,那就隻剩回家後把壞情緒轉移到丈夫或孩子身上了。

沒錯,人有了壓力、委屈、緊張、鬱悶這樣壞的情緒狀態,發泄是必要的,這樣才能有益我們身心健康,才有益於將這些不良的情緒轉移或排遣掉,不至於影響日後的生活和工作。

隻是,發泄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們可以采取不傷害他人的更高情商的自我排遣方式,比如寫日記、看電影,或去健身館打一場球,而不是去“欺負”你善良的家人。想想我們的家人,他們本是充滿熱情地盼望你下班回家,一家人可以其樂融融一起說笑,誰知開門迎來的卻是你煩躁不安的臉,像是要賬的又催上門來。這要你的家人做何感想呢?當代社會,強調情商的培養,情商不隻是對外人,和家人的相處同樣需要掌握技巧。

家人是我們最親密的需要相伴一生的人,有什麼煩惱與他們訴說,做到及時溝通是有必要的,但訴說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不是一味的將他們當作“撒氣桶”或是“拳擊袋”。我們傾訴的目的是增進溝通,緩解煩惱,如果方式用得不當,隻能讓煩惱翻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