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是企業長期形成的、一種穩定的、觀念形態的價值觀。企業文化反映了企業特有的曆史傳統、經營理念和精神風貌。以人為主體、以企業精神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建設,在現代企業管理過程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整合,是把來自不同方麵、不同領域的文化有機綜合,使之成為增強企業活力、推動企業發展的實施過程。當代管理的成功經驗表明,企業文化整合所顯示出的提升企業形象、促進企業合力的潛移默化功效已為企業管理者所公認。
沒有文化的企業是愚蠢的企業,愚蠢的企業難有大的作為。任何一個有作為的企業莫不與時俱進,不斷地整合企業文化,以文化製勝來贏得競爭優勢和持續發展的空間。
1.企業文化的涵義
企業文化是一種觀念形態的價值觀,是企業長期形成的穩定的文化觀念和曆史傳統以及特有的經營精神和風格。
企業文化是以形成最佳的經營管理機製為目的,以人為管理的主體,以企業精神的共識為核心,以群體行為為基礎的企業管理學說。它作為一個新的管理學概念,作為世界管理思想史出現的一種新的學派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管理學者總結比較了日本與美國企業管理的經驗提出來的。
研究和建設企業文化意義重大,是一項長期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工作。企業文化作為社會大文化在企業中的體現,它的建設必須遵循社會文化形成和發展的固有規律進行。人類文化,曆來是各民族國家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在內外文化的交流中,通過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從係統理論的角度來考察,企業表現為一個係統之間的互動體係,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研究,企業不僅是一個社會物質生產與再生產的實體,也是一個人際關係的互動體係,它是由許多還有明確的個人目的的個體,按照一定的結構方式,組成的一個社會群體。在研究中人們經常可以發現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即使是在同一構型的社會文化背景下,有的企業充滿活力,生機勃勃,成長迅速;有的企業則平庸呆板,暮氣沉沉,日漸衰微;有的企業從領導者到一般職工,都具有明確的行動目標,強烈的競爭意識和創新精神;有的企業則從領導者到一般職工,行動目標模糊,墨守成規,不思進取……,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上述差別,盡管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麵來予以解釋,但歸根到底,溯本求源,都可以從以不同的企業文化為基本內容的管理模式的差別,來尋找到答案。
確認一個組織的主導信條,並用恰當的語言將其表達出來是一件極複雜的工作。若該公司主導信條明確,日常信條又能準確地反映它。那麼,無論通過與雇員交談還是與顧客交談,你都能比較容易地獲得這家公司的文化真諦。
2.企業文化整合
企業文化整合就是將來自不同組織、不同企業、不同民族的文化進行綜合,保留精華,剔除糟粕,使之在融合後成為企業內一種新型的充滿生機的健康文化的過程。
在這一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企業文化形成的過程是由表及裏的過程,即先有條文或實物、後要強製推行和提高,待形成習慣或程式後,經長期修煉而成文化。二是企業文化的潛移默化作用,這是長壽企業的曆史證明了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