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華明又把漁網的使用方法跟二人大體講了講,至於細節就讓他們自己琢磨,然後也不管這倆小子是不是學會了,轉身在河邊找了個樹蔭,往地下一躺,迎著漏下的陽光,迷迷糊糊就睡過去了。
其實並非華明不願意多教,說到底還是他撈魚的本事也不怎麼樣,除了小時候在農村玩過幾次外,長大後他最多也就是跟人去水庫釣過幾次魚,也僅是玩樂而已。
至於說捕魚,他理論知識倒是有點,說到實踐,比紙上談兵的趙括也強不到哪兒去。
可也不知道是柱子和大壯有這方麵的天賦,還是說這裏的人從來不捕魚,導致水裏的魚警覺性太差,總之是當華明睡了個午覺後,就發現用來裝魚的水桶已經八成滿了。
看著水桶中那一條條或活蹦亂跳,或奄奄一息的魚兒,華明都愣住了,這倆小子還挺有兩下子的呀!
“起……”華明一抬頭,就見那柱子大壯又起了一網,網中十多條魚正撲騰著,陽光下,一片鱗白。
不等他往前湊,那二位就抬著漁網過來了,劈裏啪啦的就把網中那十多條魚倒桶裏了。
華明描了一眼,發現這些魚都不大,最大的也就巴掌長,最小的甚至隻有小指長短。
“行了行了,這些夠吃了。”那二位倒完魚,也不理華明,轉身還要下河,華明連忙叫住。
“不要涸澤而漁嘛。”華明擺擺手。
“什麼兒魚?”柱子愣了下,看了眼大壯,發現他也聽不懂,倆人都拎著漁網呆呆的看著華明,一臉的憨傻樣。
華明也沒笑話他們,信息不對稱嘛。
他也不解釋,指著水桶:“行了,先把魚收拾幹淨,今天讓你們嚐嚐什麼叫美味。”
“嘿,好嘞。”倆傻小子也不奇怪為什麼華明指使自己,這一年多來,他們漸漸發現明子跟以前不同了,雖然話並不多,但說的東西好像都很有道理。
說話有道理的人,那就是有本事的人。
就好像村裏高老頭一樣,身體孱弱,但腦子管用,不但會算賬,而且婚喪嫁娶白紅喜事,他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這就是本事,所以村裏人服氣。
村長一家,能把果子藤粉賣出去,換回來東西,這也是本事,村裏人自然也服氣。
眼前華明教會他倆捕魚,還會織漁網,這難道就不是本事了?
山裏人很淳樸,一般來說,誰有本事大家就服誰,就聽誰的話。
華明呆了這段時間,也摸清他們的思路了,所以時不時的也露一點小手段,很多事情就不必親力親為了,究其原因,偷懶而已。
他其實對廚藝無愛,倒不是說君子遠庖廚之類的原因,主要是沒這方麵的天賦,唯一拿手的,就是兩種口味的番茄炒蛋,一種是鹹口,一種是甜口。
其中區別,也僅僅是他想起放鹽還是想起還是放糖了。
做魚,他沒試過,但他畢竟曾經是二十幾歲的人,又生活在那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很多東西就算不精,但一些類似於簡單烹飪之類常識還是懂的。
河魚說起來非常好收拾,特別是小魚,兩隻手同時操作,一隻手固定魚身,另一隻手拇指用力,把魚內髒給擠出來,然後再用河水隨便一洗,就算完工。
華明也沒閑著,反正這活兒也不累,整天無所事事的也很無聊,於是親自上陣,手把手的教會了兩人怎麼收拾魚。
三人一起幹活,那是非常快的,大半桶的魚,全部收拾完也才用了不到一小時,呃,主要原因,還是華明發現太小的魚,就直接扔河裏了,肉太少,沒必要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