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的“政治正確”
美國人的價值觀足夠開放,但是在遇到社會禁忌的時候卻又十分保守,因為每個編劇心中都有一把尺子,這把尺子就是美國核心價值觀,美劇的成熟是建立在全體美國人都具有美國價值觀,而美國的傳統價值觀如家庭至上等也都具有普世性,這也是為什麼中國觀眾能看懂美劇,也能喜歡美劇的道理。
●張馳/文
美國盡管文化多元,但一涉及到所謂“美國精神”這類基本的價值觀體係,則變得保守而恒定,諸如家庭至上,互幫互助的愛情,健康向上的生活,誠實善良,團隊合作,保持對生活的希望,等等。
雖然時下流行“價值觀輸出”說,但我個人認為這更多是因為美國的長期穩定發展,使得社會的價值觀也處於相對恒定的自然流露,而非美式意誌的刻意輸出。
最近比較火的兩個劇,已經拍到第五季半季終的《絕命毒師》和拍到第四季的《摩登家庭》,更是突出體現了美國編劇成熟的塑造人物和製造社會話題的能力,所有的與主流價值觀相悖的但是又有著十足戲劇性的情節,都被編劇很有技巧的保留了下來。
家庭至上
如果我們寫一個老頭為了去買一輛哈雷摩托而決定去販毒時,我們一定覺得這個人是壞人,以此人為主角的戲劇我們是不愛看的,至少我們不同情這個主角。可是《絕命毒師》中的男主角Walter是一個人到中年碌碌無為的高中化學老師,他在最近的一次體檢中被查出患有癌症。而這時年過40的家庭主婦老婆意外懷孕,自己的16歲大兒子是一個小兒麻痹症患者。資本主義的好處是發達的金融係統可以使有工作的你提早20年甚至40年享受房子和車子。為了讓家人活下去和繼續接受教育,化學老師Walter決定利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在所剩無幾的日子裏,快速掙夠一家以後生活所需要的金錢,這讓Walter隻有一個選擇,製造冰毒。
所有關於主角Walter的戲劇推動力都來自於美國人的傳統價值觀——家庭至上,並為我們這些主流文化者所接受。所以在看到Walter一次次在製造分銷冰毒遇到危機時,我們為Walter緊張,而暫時忽略了毒品對社會的危害。因為Walter製造冰毒的初衷是為了家庭,而且整個劇都在營造一個亞文化(Subculture)氣氛,因為在美國,如果Walter不製造冰毒,也總是有別人在製造,而Walter並沒有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危害,隻是保持了現有水平而已。
情愛關係
《摩登家庭》的人物設置不僅切合了美國社會發展的現狀,又把人物關係和戲劇性推向了極致。三個小家庭組成了一個大家庭,而三個家庭的多樣性基本構畫了美國絕大多數家庭的藍圖:一對人到中年遇到各自中年危機的夫妻Clair和Phil;老夫少妻,丈夫Jay是美國傳統保守的成功商人,妻子Gloria是來自異域哥倫比亞的絕美少婦;一對領養了越南孤兒Lily的男性同性戀Mitchell和Cameron。
美國傳統價值觀是提倡適齡男女組成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並且育有兒女,Clair和Phil有三個孩子,妻子是家庭主婦,Phil是全家的經濟支柱,以賣房子賺取中介費生活。他們住著學區房,為今年去意大利還是巴黎度假考量,為日複一日沒有變化的生活苦惱,他們是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他們代表了傳統。
更進一步,Gloria和Jay是一個相信愛情的拜金女和一個老年保守成功商人的組合。Gloria雖然對物質生活有無盡的追求,但又確實是做到了美國傳統愛情觀中的從一而終。雖然Jay有著他心目中的美國傳統(比如聖誕夜一定要穿紅酒色的睡衣,聖誕節當天要在樹下拆禮物),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Jay願意為Gloria和她與前夫生的孩子Manny帶來的哥倫比亞習俗做出改變。他對自己非親生兒子Manny視如己出,平等地和Manny進行男人的對話等等,所以Jay和Gloria這一對組合雖然稍顯激進,但是還是表達了美國人永遠放不下的主題:愛,真愛,大愛,命中注定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