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空杯能盛更多的水? (1)(2 / 2)

重用他。他響應了秦王的號召,幾經艱辛來到秦國,並將自己的設想,深入淺出地講

解給了秦孝公。

商鞅說:“國家要強盛,一定要認真地徹底地進行改革。在此過程中,如果你對一種學問懷

疑,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你懷疑一種措施,也不可能成功

。一個具有真知灼見的人,一定會受到世人的排斥。切不可對平凡的人講述開創進取的道理

,他們隻會計較眼前的得失罷了。世俗的人,是不會接受高深的見解和智慧的,成功的人隻

跟少數的人商量,決不會去征求大眾的意見。”

這一番振聾發聵的話收到了良好效果,秦孝公便全權委托商鞅,依照他自己的計劃和步驟,

進行徹底的改革。

秦國因運用知識變法而變得強大,日本也是一樣。美國的富強,也是得力於它擁有大量

的知識型人才,正是這樣的一些人才,創造了數以億萬計的巨大財富。可見,知識的力量是

無窮的。

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

2用知識墊起成功的雙腳

一個人缺少了知識,就像鳥兒缺少了搏擊長空的翅膀。相反,如果善於求知求學,就能墊起

你成功的雙腳,最終實現你做大事、成大事的夢想。

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天賦卓異的人,卻終生都處在極平庸的職位上,他們前途黯淡,毫無希

望,沒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盡管他們天資優秀,但是他們不思進取、自滿、自傲,沒有良好的

歸零心態,所以他們也不可能好好地培養和發展自己。在工作中,他們惟一看到的就是薪水

。

教育就是力量。一些人由於所受教育不夠,所以做起事情來感到很大不便,就像沒有受過培

訓的職工不能勝任技術性工作一樣。無論薪水多麼微薄,如果你能注意去讀一些書籍,去獲

取一些有價值的知識,將給你的事業帶來極大的幫助。有一些商店裏的學徒和公司裏的小職

員,盡管薪水微薄,但他們工作卻很努力,而且難能可貴的是,他們能乘著空閑的時間,如

晚上和周末,到補習學校裏去讀書,或是自己買了書來自修,以提高自身的知識素養。

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必須注重自己的學習能力,必須能夠勤於學習、善於學習,

並且終身學習,這樣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於不敗之地。知識的不斷積累對你的成功有

莫大的影響,見識短淺的人是不可能成大事的。

那麼,成大事者是怎樣學習的呢?能給我們一些什麼啟示呢?

成大事者,往往有淵博的學識、獨特的見解、優雅的談吐……而這些無不是從學習而來的,

因此我們說,成大事,需要從學習開始。

一個人學到的東西愈多,前景就愈光明。有一個年輕人,他出門的時間比在

家的時間還要多,有時乘火車,有時坐輪船,但無論到什麼地方,他總是隨身攜帶著書,以

供隨時閱讀。這些書包括古文、曆史、函授學校的功課等。一般人浪費的零碎時間,他都

用來自修閱讀。結果,他對於曆史、文學、科學以及其他各國的重要學問,都有相當之見地

,這使他最終成為一個著名的學者。

那個年輕人就是因為有良好的歸零心態,善於利用零碎時間,而促成了自己一生的成功,但

是,大多數人卻在浪費自己寶貴的零碎時間,甚至在零碎時間裏去做一些對身心有害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