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雲計算建立下一代醫療外包平台(3 / 3)

過去IT發展的曆史上,信息化對業務的作用有三種境界:比較低層次的信息化,IT隻是支持業務的支撐手段,僅僅是實現業務的電子化而已;更高層次的信息化,逐步走向與業務的同步再造,IT成為局部業務流程重組的工具;最高層次的信息化,是用最先進的信息化理念,全麵引領業務的重新設計,資源的重新整合,推動業務的持續創新。

在新醫改的曆史背景下,今天中國的區域醫療才剛剛起步,業務尚未定型,模式尚待探索。信息化的定位有機會從高點起跳,真正利用信息化進行區域醫療業務的設計、醫療業務管理模式和流程的創新。而這種信息化絕不是信息化單個部門的任務,而應是主要業務部門開放觀念共同參與、共同設計。信息化不是簡單地調研過去如何做,然後在電腦上實現,而是去構想未來可以如何做,進行重新設計。打破信息孤島,首先要從部門與部門、上級與下級間業務協作的重新設計和思考開始,結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進行係統性的業務流程甚至機構的重新梳理和再造。

推動創新的不僅是用戶,產業也是推動創新的強大力量。在雲的平台上,產業相關各方應更多地關注共建關係的終生價值,而不是設法將短期利益最大化。醫療是專業化分工很細的行業,信息化也必然需要相當高的專業化。雲作為一個商業平台,將提供聯合創新的舞台。大公司建立基礎性的設施提供共性的服務,小公司在此基礎上提供專業化的應用。兩方聯合在一起創造出更加全麵的解決方案以滿足市場需要。小公司與大公司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價值創造體係。

政府主導與市場機製互補

推動區域醫療信息化外包,政府將起主導作用。如果醫療外包能在中國得到較好的發展,未來中國將有可能形成一個或數個區域性的醫療外包中心,醫療外包將發展成為一個高端的服務產業。在醫療外包起步階段,有誌於成為區域性的醫療外包中心的地方政府將起決定性作用。其作用主要體現在用市場換產業的魄力,以及政府的初期引導力度。以一定規模的本地市場為依托,政府通過引導,在產業發展的初期,特別是市場機製不夠健全的情況下,推動本地醫療外包,吸引產業的龍頭企業群進駐,推動對資源的優化配置,將會形成產業鏈聚集效用。

而醫療外包要取得真正成功,最終還是要依靠市場機製。隻有通過營造合理的商業模式,推出有競爭力的醫療外包服務及軟件產品,才有可能使醫療外包的業務從一個地區拓展到其他更廣大的地區。

而醫療外包業務的拓展與國家推行區域醫療標準化的力度有相互促進的關係。國家推行標準化的力度越強,將越有力地推動醫療信息化從零散無規模的項目式建設方式轉向集約化、規模化的建設方式,從而形成有利於醫療外包發展的外部環境。而醫療外包的成熟也將大大促進區域醫療標準化的進程,從而有力地打破行政區劃割裂的市場格局,形成統一的大市場,促進產業的聯合與行業標準的遵從。

而要推出真正有競爭力的醫療外包服務及軟件產品,需要站在一個高的起點上,引進全球醫療軟件領域領先的企業,與中國醫療產業鏈深度融合,走聯合創新的發展道路。在中國的醫療市場上,地方政府通過產業規劃,促成海峽兩岸及國際國內的多重合作格局,使中國成為全球醫療技術與經驗融合創新的最佳場所。

在深度融合的過程中,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高端人才及紮實雄厚的人才梯隊十分重要。通過政府引導及市場機製的結合,國內的醫療產業與跨國公司的業務形成共生產業鏈,形成合理有序分工,共同從中國起步,經營全球市場。借助跨國公司的全球營銷渠道及市場能力,國內醫療產業可拓展海外業務,通過國內與國際市場的互動,借船出海實現多贏。中國的醫療外包中心未來將不僅服務中國,而且將服務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