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雲計算建立下一代醫療外包平台(2 / 3)

在構建基於雲的區域醫療外包平台時,應有開放的心態:把中國市場及醫療雲平台作為全球先進技術及經驗融合的平台,利用中國市場的後發優勢,將先進的技術、理念、經驗引進來,開闊我們的眼界,建設一流的係統,培養一流的人才,為未來走出去奠定基礎。

引進全球醫療經驗

這種引進,一方麵需要著眼於全球醫療領域。比如在區域醫療的整體架構方麵,北美地區的經驗值得借鑒。而中國台灣的醫療信息化起步比大陸早近十年,他們在醫療標準化方麵的經驗與教訓值得借鑒。日本在全國推行電子病曆在全球最為徹底,其電子病曆係統也相對功能完整。我國沿海地區通過信息化實現醫療體製轉型的經驗(如閔行、廈門等)也值得中國的其他地區借鑒。

在外包模式下,醫療雲平台能否有效借鑒國際國內的經驗,關鍵在於能否實現深度的融合。中國特有的社會製度決定了我們的醫療模式不可能完全照搬世界上任何一種現成模式。引進的隻能是技術、理念和經驗,必須立足於中國的國情進行創新和融合。同時要使經驗具有廣泛的推廣性,對經驗進行提煉並上升為理論是必經的過程。這是一個極有挑戰的過程,也是一個極有價值的過程。而成功的關鍵在於人才的融合,外包模式下醫療雲平台為這種融合提供了舞台。

引進其他行業經驗

中國許多行業的信息化進程比醫療起步要早,其發展曆程對當前醫療的信息化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比如銀行業和保險業,過去十餘年經曆了從全國分散的係統到形成全國性的數據中心的漫長曆程。在此過程中,銀行業實現前後台分離。銀行業前台業務轉型與目前基層醫療業務的轉型在性質上有很多類似之處。銀行業後台業務大集中及後台走向外包的趨勢,與醫療出現的服務於基層醫療的後台資源中心也有很多相近之處。

保險業形成全國性大後援中心,通過信息化手段推動以客戶為中心的轉型和業務的流程再造,與醫療業以人為本的轉型及應用信息化進行醫療服務、公共衛生、醫療協同等方麵的流程再造也有十分類似之處。

銀行業和保險業在形成全國大集中及業務轉型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以及所選擇的技術和架構發展路線都有許多值得今天中國區域醫療信息化借鑒。他們在大型數據中心的建設、管理、運行,以及大型項目群的開發管理等方麵的經驗對建設區域醫療的數據中心以及體係化管理區域醫療的應用群有較大的參考價值。而今天大多數銀行和保險機構在以客戶為中心轉型時,所麵臨的改造現有的業務係統的巨大挑戰是在區域醫療進行頂層架構設計時引以為戒的參考。中國區域醫療信息化有後發優勢,很多係統都還未建設成型,改造成本很低,甚至可重新設計。如果能夠通過這種跨行業的借鑒,有預見性地考慮到傳統的發展路徑的局限性,在係統架構和發展路徑上多下功夫,在建設新係統之初就選擇有前瞻性的理念及架構,將可以極大地避免其他行業所走過的彎路,真正實現跳躍性地發展。

抓住新興技術潮流

我們應該以全球化的視野來審視今天中國區域醫療信息化所麵臨的挑戰和機遇。目前,全球化變革的速度進一步加快。雲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技術潮流不僅對醫療信息化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同時也有可能催生新的產業。雖然這些新興的技術潮流還在成熟的過程中,有廣泛說服力的成功案例還不多,但我認為這卻是中國醫療信息化產業的重大機遇。中國龐大的國內醫療市場以及相對較少的曆史包袱為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的創新提供了難得的沃土。在發達國家,醫療行業所提供的隻是在原有基礎上修修補補的機會,而中國所提供的是按最先進的標準重建的機遇。

堅持開放式創新

要建設一流的區域醫療信息網絡,需要在借鑒國際國內經驗的基礎上,進行開放式創新。這種創新首先不是技術的創新,而是理念的創新。沒有先進的理念,就難以產生先進的用戶;沒有先進的用戶,就難以誕生先進的信息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