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我……”李莫愁經曆過大悲大喜,卻不曾有過這番平易溫情,當下卻是不知道該說什麼。隻是稍一停頓,立馬取了錢袋,交到穆念慈手中,“姐姐一人帶著孩子不容易,這些錢你收下,也好當做家用。”
穆念慈看也不看,就又將其塞回到了李莫愁手中,隻是微笑道:“妹妹的這番心意我領了。隻是妹妹一人行走江湖,這錢才是需要的緊。反而我帶著過兒生活,倒不必如此開銷。雖說不能像別人家那般錦衣玉食,但是姐姐一雙手,也足夠養活自己。”
穆念慈一番話,說的既是客氣,又不失尊嚴。李莫愁一時間找不到反駁的理由,隻得重新將錢收了回去,本欲還想再說些什麼,卻又被穆念慈打斷,隻聽道:“妹妹隻管安心自去,江湖一路,定當處處小心。”說完也不再言,隻是從李莫愁手裏接過孩子,拜別而去。
李莫愁自知分別在即,心內卻是更為不舍,於是喚她稍等,自己亦是收拾了行李,退了房,跟了出去。
兩人各有不舍,一路且談且行,不多時已是到了當日相遇時的城門口。李莫愁要去湖州城,而穆念慈就此回去城郊小村,自然便要在這裏分手。
“姐姐,我們就在這城門口別過吧。”李莫愁行了禮,卻著實不敢多留,生怕自己一個不忍,會哭將起來,讓路人看了笑話。
“妹妹,那就此別過吧。”穆念慈說得倒是淡然,她亦知李莫愁心中盡是大千江湖,亦不另說它話。
李莫愁轉身欲走,卻不料眼光掃過,看到了穆念慈懷裏的小楊過,此刻正默默的望著她。小楊過臉上似有眷戀,卻隻是不說話。李莫愁心內頓時想起這幾日的歡快情景,忍不住又是一番不舍,於是近了身,衝著小楊過玩笑般的叮囑:“過兒乖乖,姨娘走了後,要好好聽話,千萬不可淘氣惹娘親生氣。”
“姨娘,你什麼時候回來?”小楊過原本隻是沉默,此番李莫愁一逗他,他也甚是天真的開了口,又道:“過兒若是聽話,是不是姨娘回來的時候,會給過兒帶很多糖人。”
“這孩子,這些天倒變得皮了不少,竟向人索要起好處來了。”穆念慈假罵真愛。這些天看著楊過和李莫愁在一起,比起原先處處小心聽話,卻是多了幾分天真童趣,心裏也是高興。
“嗯,隻要過兒聽話,姨娘一定給你帶很多糖人回來。”李莫愁順著小楊過的口吻,和他做個了孩童般的保證,“來,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賴。”
如此這般,連穆念慈都忍不住輕笑了出來,隨後兩人又說幾句,又留了一刻。
終於,李莫愁持劍行禮,說了告辭。
隻是沒走出多遠,穆念慈卻在後麵喊她,隨後又是抱著孩子急急趕來。
其實穆念慈心中倒是不希望李莫愁就此獨走江湖。或許是過來人的經曆,也或許是性子不同,穆念慈總認為行走江湖那是迫於生計。真正的生活,應當是安居樂業,持家教子,隻是這番話不好說出口罷了。適才看著李莫愁逗楊過之時,亦是一番大孩子心思,實在不忍她就此獨去,生怕又被人欺負了去。
當下卻是一番肺腑之言。隻聽得穆念慈道:“妹妹,江湖艱辛,定當小心。若是累了、困了、委屈了,就想著回到姐姐這裏來。姐姐那裏雖然隻是幾間不起眼的草舍,但隻要妹妹願意,遮風擋雨還是不成問題。如今妹妹既然心意已定,那姐姐隻希望你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千萬不要讓歹人欺負了去。”
穆念慈一番真言,聽得李莫愁不禁紅了眼圈。
李莫愁沒有回應,隻是愣愣出了神,心裏直想:“我本傷心,去湖州太湖不過賞景散心。如今卻誤將自己的心跡當做了離開了理由,實在是舍本逐末。”
李莫愁這番一想,神思卻是走了很遠。自己自幼古墓長大,師傅總是嚴厲,孫婆婆隻管吃穿。而一路行來雖然經曆甚多,卻也是愛恨情仇,道義之談。當下確實心頭酸了一酸,沒想到原意助人而設的結義之情,如今卻是這般深厚。
待李莫愁回神,穆念慈已經領了楊過走出了甚遠,遠遠望去,隻見得兩個黑黑小點。
李莫愁忽的似有所悟,當下腳步一頓,卻是轉回了身形,而後飛身幾個起落,直追穆念慈母子而去,口中亦是遠遠喊著:“姐姐,我不走了,我跟你一起回家!”(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