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4章 遼東特種戰(2 / 2)

“就你話多,趕緊跟上。”劉峻說道,製止了兩人間的爭吵,但他也覺著如此行軍不是回事兒。

“停,集合。”口令被一個個傳了下去。

諸人牽著馬,迅速向劉峻身前集結過來,站成一排。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沈陽衛範圍,大家要小心謹慎。”劉峻看看眼前的這一什人馬,雖是行軍多時,已略顯疲態,但從眼中透出的卻是一股堅毅。

自從朝廷選派的教導進駐軍中後,開始全麵整頓軍中的夥食住宿,又有袁督師的嚴厲軍令,各級將領克扣糧餉的事情大大減少,軍士們的生活狀況很快就得到改善。

崇禎為了遼東,可以說是盡了最大努力籌措糧餉,全力保障前線供應,不僅緊縮宮庭開支,更在和新一屆內閣輔臣公示財產的氛圍下,令都察院禦史加強督察,吏部開始籌備官員大考。在官員大考前,禦史彈劾以及各部的自察自糾,雖然沒能收到什麼實際效果,但也收繳罰沒了十多萬兩白銀。

這些罰沒銀子,連同遼餉征稅、崇禎的內帑,基本保障的糧餉供應,新式火器的生產裝備,也在源源不斷地運往遼東。

他們這些斥候遊騎,是遼東軍的精銳中的精銳,人人都是千中選一,新式火器在還未裝備全軍的時候,他們已經每人各配四枚掌心雷;一什更配備了單管火龍炮一具,備彈四枚。

崇禎當時建議研發火箭炮的時候,更多的強調了多管齊射時的火力覆蓋,忘了單兵作戰時的火箭筒。但大明工部的能工巧匠們,確實有不凡的創新能力,對火龍炮作了簡單改進,增加了射擊的準確度後,盡管射程縮短了些,卻加強了單兵作戰的實力。如今明朝的火器製造,發射藥與zha藥都問題不大,最重要的是沒有撞擊引火yao。現代槍彈中,是以撞針撞擊,引發火yao的,也就是常說的**、雷酸汞。因此,也就無法研發銅殼子彈,當然機械加工能力也是一大問題。

“王順、陳五你倆照顧所有坐騎,隨我居中。其他人腳踩雪橇,周邊兩裏範圍,搜索前進。”

“弟兄們,都明白了嗎?遇敵,不得擅自行動,立刻回報。”

“是”……

“是,明白了。”

諸人紛紛答道。

踩上雪橇的諸軍兵,每人身披一件白鬥蓬,唰唰唰……,隻撐得幾下,已滑出十數丈外,與剛才的遲緩形成了鮮明對比,很快就與這白雪皚皚融為一體,消逝在森林原野。

建州女真隻是在最近十多年才真正崛起,由於統治區域的不斷擴大,控製區漸與蒙古諸部相接,由於利益的衝突,女真與蒙古諸部也是矛盾重重。但努爾哈赤與皇太極畢竟都是一代人雄,合縱連橫,利用蒙古各部的矛盾,有打有拉,連打帶消,蒙古各部中已難有哪一部落能獨力與之抗衡。

後金所處,在戰略上受三麵包圍,南有大明朝,東有朝鮮,西有蒙古諸部;皇太極若要發動對明朝的全麵戰爭,必先解決後顧之憂,解除蒙古與朝鮮的兩翼威脅。

天啟年末,袁崇煥在鬆錦大捷後,為爭取時間整頓軍備,也為偵知建奴虛實,就曾派人以祭奠努爾哈赤為名,提出議和以緩和雙方的緊張態勢。天啟皇帝先是支持,但在朝中重臣的堅決反對下,又改弦更張,不再支持袁崇煥以議和之方式,來爭取時間積極備戰。

袁崇煥再次督師薊遼,又趕上寧遠與錦州兵變,盡管都得到了妥善處置,但畢竟在離開的這半年多時間裏,軍備廢弛,關寧鐵騎由於糧餉,訓練荒廢;原計劃在錦州以北,修築的大淩河堡與右屯堡,已遭廢棄。更何況,為統一協調指揮遼東諸軍,尤其是毛文龍所部;再有聯盟蒙古與朝鮮,共同孤立後金。

這所有事務,袁崇煥都需要時間;同樣,後金皇太極也需要時間,為解決兩翼威脅,征伐朝鮮,對蒙古諸部或是聯姻或是征討。因此,袁崇煥與皇太極間的再度議和,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不過議和歸議和,雙方從未因議和而放緩行動,後金可以過來搶糧,我大明也同樣可以。仿效後世的遊擊戰、特種戰,崇禎傳旨,令袁崇煥選調五百多精兵,分幾十個小組深入敵後,重點偵察後金與蒙古諸部的聯係;同時,遍地開花,對後金開展遊擊破襲戰,擾亂其部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