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北歐小鎮的秘密
很難想象,平靜而簡單的小鎮艾爾姆胡爾特,孕育了宜家這樣一個巨型的、影響了全世界人們生活方式的跨國公司。
陳識
春夏之交來到北歐本是一次美好的體驗,陽光明媚,碧海藍天,冬日陰冷已散去,極晝蠢蠢欲動,不怕人的鳥兒在你身邊盤旋。晚上9點,天還沒完全黑下來,還能看到路邊森林裏瑞典人的小房子,幾乎每一棟屋子的門前都掛著一盞溫馨的小燈,在窗台旁,你總能看到一個個燭台——蠟燭在北歐人的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多麼“宜家”!
不過,64名來自宜家中國的員工,還沒來得及消化和感歎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剛到瑞典南部斯馬蘭省的艾爾姆胡爾特(Almhult)小鎮的第一天,他們就要大汗淋漓地壘石牆——這是宜家一年一度的Tillsammans項目的第一個任務。
Tillsammans 在瑞典語中為“同心協力”之意,是宜家為其全球的員工開放的瑞典參觀交流項目,每年每個門店都接受所有員工自主報名,最終篩選出幾十名員工共赴瑞典宜家總部,感受原汁原味的宜家企業文化。斯馬蘭省是宜家起源地艾爾姆胡爾特鎮的所在地,從宜家辦公室前往宜家在這裏的商店,步行隻需要20-30分鍾,而商店所在之處已經是小鎮的“郊區”。你很難想象這個平靜而簡單的小鎮,孕育了宜家這樣一個巨型的、影響全世界人們生活方式的跨國公司。
艾爾姆胡爾特一度是條件艱苦的農業區,土地貧瘠,地裏還有很多石頭妨礙耕種,於是人們挖出石頭並壘成石牆用來劃分區域,同時防範動物入侵破壞農作物。這是個體力活,並且需要團隊合作,正象征著宜家所倡導的團結一致、堅持不懈的企業精神,所以Tillsammans將共同壘斯馬蘭石牆的傳統活動作為員工體驗之旅的第一站。
北歐式極簡主義風格,一向是人們青睞宜家家居的理由之一,而這種極簡,不僅僅表現在產品設計上,更是成本控製的一大利器。據宜家工作人員告訴《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記者,幾年前80多歲的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按慣例坐經濟艙來中國考察,既不要求接機,也拒絕住豪華的酒店,回程時工作人員聯係了車送他去機場,卻發現老爺坐上公交車自己過去了。將這種精打細算極好地用在成本控製上,是成就宜家的秘訣之一。
壘完石牆,便是參觀宜家在艾爾姆胡爾特的物流中心。值得一提的是宜家工廠的智能機器人,在分類、運輸、倉儲調配等不同流水線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產品本身的合理設計,再加上自動化的機器人技術,大大節省了包裝、存儲和運輸等成本。宜家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宜家有一種說法,“空氣是最貴的(成本)”,就是意在強調這一點。一個令人津津樂道的例子是,為適合扁平化包裝,宜家將咖啡杯重新設計了三次,使得本來隻能裝864隻杯子的貨盤最終可容納2004隻,運輸成本降低60%。
在宜家,“扁平化”的並不隻有包裝和成本,更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大型跨國公司難能可貴的扁平化組織管理製度及其平等民主的氛圍,比如宜家CEO級別以下最高的就是經理(manager),且所有經理都沒有秘書或助理,任何事都要親力親為。在Tillsammans 之旅中,無論是團隊一起完成任務,還是共同參觀學習,記者看到,所有宜家員工都是平等而坦誠地交流與協作,分不清誰是經理和一線員工。而且,Tillsammans 項目在此前是不允許經理級別以上的員工參加的。在宜家工作多年的土耳其籍新聞官Selinhult稱,在宜家團隊中,無論什麼職位,項目獎金都是平等分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