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曹操的設計(2 / 2)

漸漸的,很多錢財的管理、分配、調控權轉到了張氏手中,這個老婆子成了李家實際的掌權者。

李員外有一個最喜歡的孫子叫李小瀲,這個孩子隻有十八歲。在七個孫子中,李員外最寵愛的就是他,因為覺得這個孩子不但心地善良,並且聰明過人、果斷機智。李員外覺得,即使是自己年輕時,就聰明和智慧而言,也無法與這個孫子相比。因此覺得,這才是他們李家真正的財富和希望。

李員外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和這個孫子聊天。 並且爺倆聊的還很投機,一聊就是大半天,而李員外和別的孫子說話時,卻不會有這種感覺。總而言之,爺孫倆非常投緣。

而李員外的死,小瀲也是最痛苦的一個,因為他和爺爺的感情,是其他人無法相比的。兩人不但是爺孫關係,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知己、或者說是忘年交。李員外很多不願對別人說的事,則會告訴這個少年老成的孫子。

爺爺在的時候,家裏充滿著溫馨和秩序,人雖然多,但總能友好相處,並且所有的事,都是井井有條。但當爺爺一死,家裏的整個氣氛都變了。原來隻在後院深居簡出的奶奶,突然開始管東管西起來,並且越管越多,越管越霸道。把個性格懦弱的父親,逼得步步後退。

而那些跟了爺爺幾十年的老仆人們,被奶奶無情的一個個辭掉。這些仆人,很多都在李家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了。他們也許從未想過要離開李家,因為在這裏,他們雖然做仆人,但生活並不差,李員外非常善待下人,讓這些仆人們覺得,這裏就像是自己的家一樣,而李員外不是自己的主人,而更像是自己的長輩一樣,既和藹可親,又令人尊敬。

但沒想到的是,當李員外一死,張氏慢慢的獲得控製權後,一切都變了。仆人們動不動就會遭到斥罵、責罰,大批的老仆人被辭掉,而新招的仆人,則都想方設法的討好張氏,不斷的互相傾軋、攻擊、告密、勾心鬥角,把個原本其樂融融的李家,變得烏煙瘴氣起來。

李小瀲看著非常痛心,但他作為一個孩子,卻又無可奈何。尤其令小瀲感到震驚的是,張氏正通過種種手段,拚命撈錢。他實在想不明白,自己這位狠毒的、性格怪異的奶奶,已是即將入土的人了,為什麼還那麼拚命的搞錢?她要那麼的錢幹什麼呢?

而自己的父親,則迷上了猶太人帶過來的、一種叫“福壽膏”的東西,這種東西不是用來吃,也不是用來外敷,而是用來吸的。自從對這種“福壽膏”上癮以後,父親更懶得管任何事,每天都在半躺在炕上,眯縫著眼,陶醉無比的吞雲吐霧著。

李小瀲的心都要碎了,他看著爺爺花了一輩子心血,經營起來的家業,正一步步的走向崩潰,爺爺地下有知,他老人家會多麼痛心啊!

小瀲還注意到奶奶張氏,正在暗暗實施一個非常怪異的計劃--張氏表麵上向別人宣稱,自己操勞了一輩子,並且已經到了古稀之年,是該給自己準備身後事了,於是想找人為她建造個好點的陰宅。

如果真的如此,當然也算不上“怪異”,說“怪異”是因為這些建造“陰宅”的人,不是從本地找的,而是張氏讓自己的心腹,帶著巨資,去千裏之外的地方找來的人,並且這些人,還不是來自一個地方,而是從不同處找的。

更加奇怪的是,從千裏之外找了的這些人,並不是把工程全部幹完才走,而是隻幹完一部分,就遣散走,接著再用同樣的方式,招來另一批人,接著幹。

為什麼會這樣做?為什麼不在本地找一批人,一次性的把工程做完?而要花這麼多物力財力,在那麼遠的地方找人,並且還一批批的換人?

小瀲反複的思考著這些問題,一天,他在屋裏看古書的時候,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曹操生性多疑,所以一輩子喜歡用各種陰謀詭計,連死後的墓設計也不例外。據說這位聰明人,還給自己設置了七十二座假墓,以迷惑試圖盜墓者。而把自己真正的墓,建在了漳河河底。

曹操死了幾百年後,有個漁工在漳河泅水時,忽然慘叫一聲就死了,並且屍體被分為兩截,後來又不斷有漁工在那一帶,這樣被殺死。於是太守想查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於是便下令在上遊攔河截水,等水幹後,竟然發現河底有很多長刀利刃,巧妙的是,這些長刀利刃,會借助水流旋轉,這就好像有人在揮舞這些武器一樣,一旦有人靠近,就會被砍死。太守便命人把機關去掉,人們這才發現,一座隱藏的古墓顯現出來,入口的石碑上寫著“漢丞相曹操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