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那個倒黴的猶太人,慘死的原因。老頭是從一個番僧那裏,了解到黑鬆露還有這種效用。
當猶太人死亡的消息傳來後,李員外如釋重負,並且欣喜若狂,他麵對的最大威脅,就這樣被老頭輕易化解掉了。湊巧的是,就在得知猶太人死亡消息的當天,雲穀禪師的信也恰好到了,雖然事情解決了,但李員外還是迫不及待,展開雲穀禪師給他的回信,信上隻寫了一首意味深長的詞:
“至道不煩不遠,至人隻在目前。淮王煉石得衝天。歎世已經千年。全在低心下人,事該緣分偶然。安爐致數盡周圓。須得汞去投鉛。”
李員外看完,沒說什麼,隻是看了一眼站在旁邊的老頭,兩人心領神會的對視一笑,千言萬語,都在無言中。原來這老頭,就是雲穀禪師請來幫李員外的,正是詞中所說的“至人隻在目前”。
而猶太人的死,則令張氏悲痛欲絕。那個猶太人,也許是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在精神和肉體上,滿足她的人,和猶太人相處的、這短短的日子裏,讓她領略了作為一個女人真正樂趣和無比的快樂,但正是這麼一個人,卻永遠再也無法相聚了,這讓張氏有種難以名狀的失落感。
更令張氏心情複雜的是,她懷上了這個猶太人的孩子。一開始,她準備偷偷找個郎中,吃點藥,把胎兒打掉,但真要這麼做的時候,她卻猶豫了。這個肚子的孩子,可是她與最愛男人的結晶,怎忍心輕易就打掉呢?經過幾天痛苦的掙紮,她決心把孩子生下來。因為張氏經常去幾十裏外的一個尼姑庵燒香還願,並且每年往哪個尼姑庵裏捐很多銀子,所以和那裏的庵主關係相當不錯。因此,她打算躲到尼姑庵裏,偷偷的把孩子生下來。
想了好久,找個借口,向李員外說她想了卻自己的一樁心願,到尼姑庵中閉關一年,調養一下身體,並且也算是修行祈福。
李員外其實巴不得她不在家,於是爽快的答應了,並且讓張氏多帶幾個下人,以便照顧她的起居。但張氏隻帶了一個貼身丫頭,並且不是紫紅,而是另外一個比較心腹的女孩子。
就在轉年的夏天,張氏偷偷的產下一個男嬰,本來想央求尼姑庵的庵主,找個合適的收養人家,然後把這個孩子送過去,但找來找去,卻沒找到合適的,張氏又怕被人知道,所以也不敢大張旗鼓的找。另外,家裏李員外一再催促她趕緊回去,實在是沒時間了,張氏隻好含著眼淚,把這個男嬰包好,放到路邊一堵殘破的矮牆上。因為這條路上,來來往往的人還算不少,希望有人發現後,把孩子抱走養大。
從此,張氏再也沒有了這個孩子的消息,是死是活,是被人抱走了嗎?被什麼人抱走了呢?如果被人養了起來,孩子現在還好嗎?長成什麼樣了?
每當夜深人靜,或者獨自一人時,張氏都忍不住反複想這些問題,並且每天在佛像前,都為那個被拋棄掉的的兒子,默默虔誠的祈禱。
當我和李姐看完這些傳奇般的記錄時,才知道表舅的推論“高瞎子有可能是猶太人的後代”,並不是空穴來風,毫無根據。而是有非常大的可能性的。
比如那個猶太人的預測能力、超人的嗅覺能力、超人的免疫能力等,還有一點,據現代科學研究,嗅覺能力敏銳的人,往往都會更長壽,如果猶太人不是被那個世外高人--要飯的老頭--用“人臉蟲”殺死的話,不知道他能活多久。因為他的嗅覺能力不但算是敏銳,而稱得上是“超級敏銳”。
而令人驚奇的是,這些特征,那個高瞎子身上都有,如果高瞎子是猶太人的兒子,這一點也可算是重要證據之一--父親的很特質,當然會遺傳給兒子。
不過,這個李員外也算是個奇人,他一生的經曆,也算的上是跌宕起伏,很有傳奇性。沒有超常能力的他,卻能一次次化險為夷,即使麵對猶太人--這種看似不可戰勝的對手--最終勝者還是他,簡直有點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