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客 小區裏的新鄰居
聚焦
作者:劉明珠
編輯 _ 王宇南 撰文_ 劉明珠 美編 _周鑫瑤
嘿客便利店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就和全國各地小區的居民們成為了鄰居。作為順豐旗下一種新的電子商務線下體驗店,這裏沒有琳琅滿目的商品,取而代之的是中央位置擺放的大尺寸平板電腦。顧客們指尖在屏幕上滑動挑選中意的商品,最後下單。當然,也可以用這個觸摸屏做順豐的老業務—收發快遞。
除了平板電腦之外,便利店裏最醒目的布置屬於宣傳海報,不失時機地向顧客解釋“嘿客”到底是幹什麼的。它不是侵入電腦“黑客”,卻是侵入頭腦的新型購物思維:從“買東西、用快遞”到“用快遞、買東西”的轉換。
挑戰淘寶和沃爾瑪
目前,這樣的嘿客便利店在全國已經開設了500多家。而據媒體報道,順豐年內還要開設3000多家,未來將布局3萬家。不管是北京還是全國各地,所有的“嘿客”都位於小區裏麵,想要光顧的話非常省時方便。店內網購是嘿客店目前主推的核心業務,也是對傳統電商嚐試性的挑戰。
很多人對這種新鮮的商業模式很有信心,認為順豐嘿客的出現是物流行業對上遊電商的“逆襲”。朋友圈中甚至流傳“嘿客,馬雲害怕的事終於出現了”,也有人說“嘿客影響的不僅是馬雲的網購,它影響的是所有的平台類電商”。
也許有人會問,通過瀏覽網頁的網購不是更方便嗎?一家濟南的嘿客店長回答道,“嘿客是實體店,所以我們每樣商品都有一定的樣品。顧客們就像在超市商場裏購物那樣,買食品之前先嚐一嚐,買衣服的話也可以試穿”。
另一位杭州的嘿客店長則在采訪中更加詳細地解釋說,“在這些店內,顧客可以代寄、代收快遞,費用更加便宜;再比如女生網購了一雙涼鞋,到貨後,可以先到嘿客店內進行試穿,感覺大小不合適或者款式不喜歡,可直接取消購買,不用承擔任何費用,省去了以往後續交涉、退款、退貨的複雜手續。”
順豐方麵表示,其實對消費者而言,如今網上售賣的商品千奇百怪,但很多都需要用戶進行實際體驗,傳統電商通過技術手段可以解決視覺和聽覺問題,但卻麵臨觸覺、味覺和嗅覺等阻礙,而門店提供的預售、試穿等服務恰好能夠解決這一問題。有些消費者不願意網購而願意逛商場的原因就在於超市能夠提供更直觀的購物感受,而順豐嘿客正是在這一方麵迎頭趕了上來。據順豐北京順義片區督導經理趙丕音所說,不久以後,“嘿客將增加話費充值、機票預訂、水電費繳納等服務,並承擔起‘快遞自提站點’的功能。”據說這些服務都會是免費的,用來增加社區居民對嘿客的黏合度。
這種購物模式,對商家而言,可以甩掉庫存這個大包袱;對消費者而言,可彌補網購非直觀感受,增強用戶體驗,便利的地理位置能夠節省很多時間,還能享受比商場更實惠的價格。同時,嘿客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是順豐自帶的強大物流保障。而快件自寄自取,則全麵解決了快遞員送貨而收件人因為上班、出差不在家而造成投遞延遲或者丟件問題。為了鼓勵用戶來店裏寄取快遞,順豐甚至還提供每單2元錢的優惠。
所以有專家認為,嘿客挑戰的對象不隻有淘寶,還有沃爾瑪這樣的大型超市,它的優勢非常突出,前景不可限量。
“三不像”的尷尬
其實,順豐嘿客說是新概念,在國外已經有成熟的運營案例了。英國最大的O2O電商Argos就是這樣的模式。不過,對於順豐嘿客的前景,也有人並不看好。可以說它集超市、電商和快遞物流的優點於一身,但也可以說它在這三個方麵都可能不夠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