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彥在與荀攸交談過後,最終決定,自己帶著大軍前往潁川、南陽支援,他帶著鮑鴻、華雄、張郃、高覽、楊速、沈豹、管亥、周倉、廖化、劉備、關羽、張飛等人,和一萬五千名大軍,於第二天正式離開了鄴城,向南進發。
此時已經進入五月天氣,溫度驟然變得熱了起來,現在又到了初夏,靜寂的熱氣在大地上蒸騰,閃著光,閑散而輕柔地晃動著,儼如在溪裏遊動著的魚。在遠處,一片被灼熱的陽光所臨照的田野,裸麥的花粉在田裏飄浮著,象一片輕煙。
嶽彥和將士們都脫去了冬裝,換上輕便的單衣,頂著大太陽,一路向南前進。
天空中沒有一絲兒雲,氣溫隨著太陽的升高而升高,灰塵一陣一陣地跟著將士們的腳步揚起來,黃霧般的,象翻騰著一條拉長的煙幕陣。
驕陽似火。
嶽彥等人暴曬在驕陽下麵,越走越熱,太陽一步一步地象火一樣懸掛在天空,熊熊地燎燒著大地。
汗水從每一個將士們的頭上流下來,黃豆般大小。
地上也熱熱的發了燙,腳心踏在上麵要不趕快地提起來,就有些刺辣辣的難熬。飛塵也越來越厚了,粘住著人們的有汗的臉膛,使你窒息得不得不張開口來舒氣。
“將軍,我們已經走了一上午了,這大熱天的,將士們恐怕都熱壞了,不如先停下來休息休息吧?”鮑鴻策馬來到嶽彥身邊,拱手道。
嶽彥看了一眼身後的將士們,胸前都被汗水浸濕了一大片,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一絲疲憊。
“嗯,前麵有一片林子,大家先到那裏休息休息。”
命令下達之後,整個大軍便向前麵的那片林子走去,最後在那片林子裏休息。
軍隊一停下來,所有人都像是泄了氣的氣球一樣,全部癱軟在地上,躲在樹蔭低下乘涼。
嶽彥已經連續走了兩天了,前麵不遠就是黎陽了,那裏有一個渡口,是嶽彥要去的地方,他們必須從黎陽渡過黃河,進入到兗州境內,然後再從兗州向潁川前進。
嶽彥先派人去黎陽,通知渡口的守軍,準備好船隻,以方便大軍渡河。
眼看就要中午了,嶽彥下令就在這片樹林裏埋鍋造飯,吃完午飯後再走,但是要注意防火。
吃過午飯後,嶽彥等人這才離開了這片樹林,朝著黎陽進發。
到了傍晚的時候,嶽彥等人正式抵達黎陽,負責守備黎陽的是韓猛。他自從被嶽彥俘虜後,一直沒有投降,直到張角死後,他才投降,被嶽彥派到黎陽來當縣令,主要是防守河道渡口。
此時,韓猛帶著部下,列隊在黎陽縣城門口,看到嶽彥等人到來,便急忙上前相迎。
兩下照麵,韓猛當即拜道:“屬下參見主公!”
“不必多禮。你在這裏一切可好?”嶽彥翻身跳下馬背,一把抓住了韓猛的手,顯得各位親切。
韓猛答道:“一切都好,承蒙主公照顧。”
“唉!讓你在這裏當個縣令,委屈你了。這次我要率軍趕赴潁川,不如你跟我一起走吧,這渡口的事情,我交給其他人去做便是了。”
韓猛道:“主公,你快別說這話了,我現在對這個縣令很滿意。太平道造反後,對黎陽的百姓造成了不少傷害,而且黎陽又是重要渡口之一,必須要有人進行看守。這麼重要的地方,若是交給別人,我還真怕會出什麼事情。如今冀州好不容易安穩了下來,我也想盡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為冀州百姓造福,以彌補我之前犯下的過錯。何況主公帳下人才濟濟,兵多將廣,也不差我這一個!”
“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強求了,隻是少了你這個冷麵槍王,我的軍隊裏少了一員大將啊!那你就在這裏好好的替我守著,遇到猶豫不決的事情,應該立刻向太守荀攸請教,你們兩個通力合作,希望能夠把魏郡治理好。”
“喏!韓猛定當不負主公的厚望!”
嶽彥拉著韓猛,邊走邊說,一會兒便進了黎陽城,但因天色已晚,渡河不方便,隻能在黎陽城裏暫且渡過一夜。
到了第二天早上,韓猛領著嶽彥等人來到了渡口,早已經準備好的船隻在河岸邊排成一排,大大小小的船隻有好幾百艘。
嶽彥看到這些船隻排列的如此整齊,像是嚴陣以待的士兵一般。他驚奇的問道:“這麼多船隻,你是怎麼找來的?”
“我沿著河岸,將幾十裏的船隻全部聚集到這裏,就是為了主公渡河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