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去重慶(2 / 2)

這封信不但送到了軍政部,也送到了國府大員手中,幾乎所有重要的大員人手一封,劉楊依舊那麼有個性。

劉楊人未到,但是來的兩封信卻一下子打破了之前所有的猜忌,國府內部之前斷言劉楊預行軍閥之事的人,一下嘴閉上了嘴,這時候誰還敢再提那話,那可真是找不自在了。

在劉楊帶來之前,國府高層就在一次軍事會議上說了一番話,他說:“劉楊真乃國之英雄,軍人之楷模,一心為國之表率,其拳拳之心天下少有,值得在座諸位學習深思——”

在國府的一次政府會議上,一位大佬不惜之言:“錯怪了劉楊,若論公心,少有之,讓人慚愧——”

如果說打鬼子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事情,在這方麵劉楊隻能說做的比較好,或者說運氣好,殺的鬼子多,但是如果論心氣,誰都未必比他差,六十萬川軍出川,到如今還剩多少,三十萬東北軍還活著多少,當初的西北軍又死了多少人,桂軍、湘軍。粵軍、晉綏軍等等,哪一個不是投入了所有的力量抗日。

日軍在進攻上海的時候,曾經有日軍高層斷言,可以三個月滅亡中國,因為中國人正在內戰,打得你死我活的,各地軍閥自掃門前雪,他們需要麵對的僅僅是中央軍——

結果打進了中國才發現,那些他們以為一盤散沙的軍閥,竟然一個個豁出命來抵抗,曾經預言的三個月沒有實現,甚至三年過去了,中國還有半數還在國軍手中,而且就損失占領區,其抵抗的程度讓日均想都想不到。

劉楊僅僅是其中之一,因勢成事,當然誰也沒辦法否則,劉楊很有指揮才能,其經營手段絕不比哪一位大佬差了,到如今,就算是國府都不敢妄言輕易動他,但是之前所有人都將劉楊看作了軍閥,因為劉楊不停國府的命令,真的是天高皇帝遠。

但是隨著劉楊將如此珍貴的坦克和飛機的製造圖紙送來,所有人都閉嘴了,隻能說劉楊是中央軍的嫡係,因為有了這份圖紙,等國府造出坦克和飛機,所有人都知道意味著什麼,這遠比幾萬部隊更重要。

為了表彰劉楊這種真心為國的功績,國府下令為劉楊籌辦一次授勳大會,將由大佬親自頒獎,時隔幾年,終於提拔劉楊為少將了。

而此時的劉楊,卻沒有因為接到授勳的消息而激動不已,依舊慢悠悠的朝重慶趕路,身邊還跟著春梅。

“營座,重慶方麵來電報,詢問營座行程——”聶大頭將一份電報送到了劉楊手上,這已經是第三封詢問行程的電報了,可以說重慶已經就等著劉楊到達了。

“告訴他們我馬上就到——”劉楊聳了聳肩,騎著高頭大馬,卻將身子倚在春梅身上,春梅還給嗑著瓜子,哪還有什麼形象。

一說馬上就到,聶大頭就苦笑起來了,無奈的歎了口氣:“營座,這話說了第三遍了,這樣下去所有的好印象都要被消磨掉,這樣真的好嗎?”

以眾人的想法,最好不要太高調了,至於少將不少將的也無所謂,就算是是個營長,誰又敢小瞧他,如今勢力已成,誰也不敢輕易動他,不見軍統這一年多都沒有任何行動了嗎。

但是劉楊卻好像玩似的,從太湖一出發,就讓人將圖紙送到重慶,自然是一石激起千重浪,這還不算,這件事還在醞釀,劉楊的請戰信有送了過去,再一次激起了熱議,而此時第三封催促的電報又來了,也不知道營座打算幹什麼。

“大頭,你立刻給國府回電,就說我馬上就到,另外告訴國府那邊,茲國事艱難,劉楊有感,願放棄百萬軍餉和糧食,以及一應物資,懇請國府安排去緬甸的路徑,抵達重慶之後立刻出發。軍情要緊。”劉楊靠在春梅身上,懶洋洋的說了一番,如果不看他的德行,不聽他懶洋洋的聲音,還真是國之楷模。

“是,營座。”無論劉楊琢磨什麼,聶大頭絕不會反駁劉楊,自然領命去發點電報了。

自然沒有人將劉楊的話太當回事,特務營和特戰隊的弟兄都在趕路,有多久沒有這樣慢悠悠的趕路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到重慶,很多弟兄一輩子沒來過重慶,此時不免低聲的議論著,想象著重慶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