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全國大形勢,特務營又從新將樅陽縣和無為縣連在一起,另外在東岸,特務營所屬一零五師和李旅,以及第七旅,外加獨立團和第九團對蕪湖發動了進攻配合著空軍的打擊,用了僅僅一天,就攻破了蕪湖的大門,將戰鬥打成了巷戰。
但是這場巷戰卻整整進行了六天,才勉強將城內的日軍肅清,隨即宣城日軍不戰而退,撤到了杭州,特務營逼近池州。
柳川平助在南線被國軍拖住,十幾萬部隊支援不回來,眼看著蕪湖失陷,五千多日軍戰死,沒有了蕪湖,宣城防守不住,隻能無奈後撤,暫避特務營兵鋒。
特務營在休整了一年多之後,再一次開始了擴張,而此時,無論是柳川平助還是寺內壽一,都沒有精力反撲,眼看著特務營將曾經的城市一一奪回。
4月19日,李旅配合王誌信的獨立師對馬鞍山發動進攻,僅一日,馬鞍山失陷,三千多日軍戰死。
至此,日軍的形式進一步惡化,甚至開始威脅寺內壽一的華北方麵軍。
隨著國軍的各種攻勢,日軍華北方麵不得不屯兵與南京到巢湖一線,小心的防備著,失去了進攻之力,另一方麵,特務營向南威脅杭州,讓柳川平助很頭疼。
特務營消停了一年,忽然間出手,日軍才知道,特無營這一年積攢了多少武器彈藥。
此次決戰,特務營出動了西山兵工廠出產的中華一型坦克,雖然僅有兩輛,甚至其中一輛在半路就出現了故障,但是無論什麼結果,中華一型坦克參加了蕪湖的戰鬥,雖然被炸毀了,但是標誌著西山兵工廠有了製造坦克的能力。
當然這是得益於從日本綁架來的一些高級工程師,不但有坦克的製造者,還有飛機的製造者,甚至用各種方法,他們的家人都被送來了,在他們的努力下,再加上從德國和美國或請或架的找來的工程師,才終於製造出了第一輛談,包括機器在內,完全由西山兵工廠自主研發的坦克。
同時還出動了第一架由西山兵工廠生產的愛國一號偵察機,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一家升空的飛機。
後來才有人知道,劉楊從日本綁來了上百個工程師,同時還有德國的工程師,還有美國的,很多都是走私過來的,正是有了他們,才讓西山島的科技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也為中國積累了很多的經驗。
劉楊沒有講這些技術藏起來,雖然還沒有完全成熟,但是在第一輛飛機和第一輛坦克試驗成功之後,劉楊就安排好了一切,將程坤從東岸抽調過來,作為太湖主席主持公務,軍隊上由李虎指揮西岸戰事,由秀才總督東岸戰事,而他本人則帶著特務營和特戰隊奔赴了重慶,去麵見國府的人。
無論對劉楊有什麼意見,但是劉楊帶著坦克和飛機的製造圖紙來到了重慶,還是讓國府和軍政部的人大為震動,誰都明白坦克和飛機的重要性,國府一直在從美國購買,耗盡了中國所有的財力。
如果中國可以自己製造,那麼很快就能大批量的增加飛機以及坦克的數量,就好像這幾年國府沒少製造大炮一樣,甚至製造出了125大炮,威力遠比105大炮威力更大,從41年開始,國府就沒怎麼繼續購買大炮,就是因為國內的兵工廠能生產了。
誰擁有強大的空軍和坦克部隊,在將來的戰爭中就占據極大的優勢,這一點劉楊看不到,但是還是將坦克和飛機的製造圖紙送到了重慶,至於說劉楊所要求的少將以及軍餉和糧食物資的請求,相比之下那都不叫事。
不但如此,劉楊還先一步讓段鵬飛帶人將圖紙護送到了重慶,交給了軍政部,接到圖紙,軍政部立刻組織國內一些專家論證,也包括一些從外國請來的專家。
但是專家們論證之後,一直認為無論是坦克還是飛機,他的設計絕對沒有問題,唯獨發動機不敢說的太滿,畢竟發動機是國府還沒有攻克的一個難題,但是專家們覺得應該問題不大。
當然隨著圖紙而來的一些請求,沒有人在意,一百萬的軍餉,還不夠一架飛機的錢,還有糧食物資什麼的,那都不是難事,至於少將的任命,更是一紙文書而已。
但是更讓各位大員慚愧的是,他們一直以為要當軍閥的劉某人,人還沒到,就有人送來了劉楊的第二封信,一封請戰信,說國內戰局勉強穩定,但是日軍卻切斷了中緬公路,導致許多支援的物資運不進來,為了緩解兒壓力,劉楊願率特務營兩千熱血男兒為中華而戰,去緬甸打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