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每個城池都會設關征稅,除了必要的稅率,稅吏也會敲詐一部分。如此算來,一次遠程行商,若沒有足夠大的背景,成本就要提高許多了。
而如今若是進行稅收改革,那麼就是點對點的收稅,如此一來,各自自然要想辦法提高貨物的流通水平,否則稅收將急劇下跌。而各地行商隻需要繳納交易稅,經營成本就會降低許多。
若是控製得當,甚至可以利用商人迅速往受災地區調集各種所需物資,以此減少官府的救災難度。換言之,這是一個雙贏的獲利提案。”田豐寒門出身,才不管提案實施後,會有多少大家族的商會會受到影響。
“換言之,以田治中的意思,這份提案華夏書院是打算把名讓給我們,而他們追求的是改造的過程中,他們所能夠的利益?!”劉辯大概聽明白了。
“嚴格意義上而言,是我們名利雙收,但是他們所得的利益也不會低於我們。況且,就臣的觀點來看,這份提案不僅僅可以南陽那邊施行,不少條例甚至可以應用在整個益州境內。”田豐笑吟吟的說到,完全不顧幾個蜀地的大臣投射而來的殺人眼神。
“如此,先在南陽郡試行好了,好不好還不清楚呢!”劉辯看了看群臣的臉色,笑著對大家說到。
一時間,那些蜀地的文武大臣立刻鬆了口氣。
隻要暫時不在益州施行,他們就有機會好好觀望一下這個政策。若是對他們有利,日後就多多支持。若是不利,那麼就堅決否定,理由就是蜀地和南陽的情況不同無法照搬,必須進行修改。
至於修改後的提案,會變成什麼古怪的模樣,那就知道天知道了。
“現在還有個問題,就是研究院存在的問題如何處理?文和,你既然發現了,就說說你的看法!”劉辯繼續問到。
“臣有三個提議!”賈詡雖然不喜歡出風頭,但被點名就自然是逃不掉了。
“說!”劉辯對賈詡也是相當的無語,明明早就準備好了,但若是自己不點他的名字,他就死活不說出來。
“主公可有三種選擇來達到目的:
第一種就是在益州也開設一個研究所,然後想辦法把南陽郡研究所的人用高官厚祿挖過來一批,以他們為基礎建立更多更大的研究所。
第二種就是勒令華夏書院搬遷到益州來,隻要書院就在眼皮底下,他們就像向興風作浪,也沒有了法子。
第三種則是發布政令,將華夏書院列入益州的政治體製之下,賜予書院院長和研究所負責人相應的官職。自此若書院聽話,則院長就留下來,若不聽話,就換一個院長便是了。”賈詡侃侃而言。
“你好毒!”李進聽聞,不由得暗暗給了賈詡一個中指。
“這家夥,沒事不要招惹他……”更多的大臣由衷的想到。
“那以文和的意思,要選擇哪個?”劉辯激動的問到。
“一個都沒法選……”賈詡無奈的搖了搖頭。
“何解?!”劉辯真的懵了。
既然不能選,那說個啥子?
“首先我們並不知道研究所的具體情況,所以無法事先建造研究所。
至於挖人就更指望不上,因為研究所的研究員,都是華夏書院的學生,也就是謝信的學生。一旦我們挖出來了,那可就是欺師滅祖的小人了。如此一來,不管是他們還是我們,名譽都會受到很大的損失。”賈詡也不廢話,事先說明了挖人一事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