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玄牝(1 / 2)

何為天道!自天地之間生人,靈智初開,便有大能之輩,孜孜以求,刻木為記,焚骨為文,青簡為書,不知萬年,仍然自困,是以有雲:天機難測。

數百萬年歲月,人類代代相傳,有神物,千載不壞,長生不死,更有奇珍異獸,有呼風喚雨之威能。反觀人類,壽之極不過百年,力之極難逾千斤,更兼人類生而有七情六欲,生老病死,諸般痛苦,素來自相殘殺,難得安逸,疲於奔波,苦於生計。

數萬年繁衍,天地之間人口以萬萬計,更形成了各種修真門閥,繼承先賢之誌,參悟天道,窺探天機,或為長生,.或為威能,有或者為了蒼生。神州大地,遍布廟宇、莊觀,魚龍混雜,有真修士,也有假神仙。然則時有興衰,風雲變幻,難以長久。

唯有少數門派,據山河之險,立派於山林險峻之處,方能代代相傳。其門下弟子來去無蹤,凡俗之人視以為神仙,卻不知,修練之人,任世間殺伐混亂,隻是一味置身事外,超凡脫俗,視人命如草芥,窮盡一生隻為窺探天機,更是自稱神仙,雲人間為凡塵。於是有人望洋而興歎: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初,門閥之間同心協力,采天地之奇珍異寶,逆天而行,隻為一探天機。

然則天地之間,靈物異寶有限,修真之人往往為此,刀戈相見,門閥之見由是而生,各門各派互生嫌隙。數萬年前,更是門閥大戰,為奪奇珍異寶,也為彼此教義不容,各門各派元氣大傷,遂各自罷手,漸漸各自結成聯盟,皆自稱聖教,視其他門閥為惡魔,聖魔之分由是而生。

山中方甲子,世上已千年,各門派,鑒於萬年之前的浩劫,嚴禁互相殺伐,卻難以製止修真者之間的爭鬥。聖魔相見,更是不死不休。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玄牝之珠,有無窮威能,相傳乃是穀神飾物,得之可窺長生之徑,更可起死回生,修者皆奉若珍寶,千年以來,北溟南山,索尋不斷。

故事就要從這玄牝珠說起。

第一章

玄牝初現

江南,夏,義陶村。人間戰事稍平,人民堪堪可以安居。小渠之中,三五孩童正在嬉戲玩耍,抓魚摸蝦,全然沒有一絲憂色,天真爛漫。岸邊,卻有一孩童,靠著柳樹,麵色沮喪,頗含怨氣,似有心事。

“小魚,怎麼不和他們一起玩耍,水裏麵可是涼快的很呢!”路過此地的村婦看這個孩童顯得很不合群。

然則,孩童依然無動於衷。村婦搖搖頭對同伴說:“都是這作孽的戰火,小魚的爹娘一走,卻留下他一個人受苦了。”

“若非村長賢德,小魚不知何時已然去見他那作孽的爹娘了,哼!”一荷鋤的男子頗不以為然。

轉眼日已西斜,孩童們玩的忘乎所以。風雲聚變,天卻下起了雨,然而雨滴卻是滾燙的,淋在身上火辣辣的。天空一下子就變得昏暗無比,遠處有女人高呼:“小的們,趕緊回屋,熱雨可是淋不得的,不聽話的,回去擀麵杖伺候。”孩童們,似乎並不在意,依然在哪裏嬉戲打鬧,全然沒把這雨放在眼裏,更是當那女人的話為耳旁風。

那個喚作小魚的孩童,卻舉步往屋中走去,卻也並不著急,腳步穩健。孩童突然停住腳步,,撿起一塊似石非石,隱隱有光芒的石頭,邊走,邊端詳。不知是餓壞了,還是好奇,孩童將石頭,往舌頭上一送,舔了一口,麵上露出了笑容,石頭是甜的。這時,孩童做出了一個驚人的動作,竟將石頭,送進口中,咀嚼起來,片刻,拳頭大的石頭便已不見。孩童業已邁入草屋,這個草屋卻是有門檻的,一不小心,一個踉蹌,好容易站穩身形,天上流行般飛過一顆發光的物事,正擊中孩童後腦們,登時便隱沒不見,反觀孩童早已昏迷,不省人事。屋中,有人聽見門檻處有人悶哼一聲,忙走過來,眼見孩童頹然倒地,驚得亡魂盡冒,忙抱起孩童,放置在床榻之上。

小魚昏睡,高熱難退,老人不住的往他嘴裏灌者湯藥,三天三夜,仍然不見好轉。老人心急如焚,在床榻前,踱來踱去。累了,便在床前眯上一會,偶爾也會有人過來探視,都是些不相幹的人,敷衍一番就走了,唯有老人獨自歎息。

夜已三更,夜風已經有一些微涼,老人滿臉疲憊。已經第四天了,小魚依然昏睡。門扉吱呀一響,有人高呼:“有人否?”老者往外探出頭,卻見一人,仙風道骨,著一身水墨道袍,麵色紅潤,精神矍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