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節 帝星西墜!(2 / 2)

樹人書院開張第一日便收得紋銀千兩,不過與其它書院比起來,遠遠遜色得多,九洲重文,文風盛衰,關乎著當地官府的政績,東洲雖然比不得南洲、中洲那等文治大洲傳承,但也出了不少曆家儒學名家,若能識字斷句、講解禮義,儼然便是高人一等。

楊南早就將大廳桌椅備得齊整,廳中牆上懸掛著曆代儒門聖賢的畫像,隻是有一幅畫像立於正廳之中,將上古諸賢擠到了一旁,那地位超然的畫中之人不是旁人,而是楊南自己……

道家定鼎天下之後,楊南遂成道家祖師、太上仙皇、儒門賢達,連大煌王朝都是楊家的,身為太祖仙皇的楊南地位自然遠超儒門聖賢。

不僅剛開張的樹人書院是如此擺設,九洲天下任何一座書院同樣是如此擺設,太祖仙皇道像居中,其餘曆代儒門先賢敬陪一旁,這樣一來,楊南倒要向自己的畫像行禮,思來想去,心中也是略感好筆不己。

楊南領著自己新收的七百弟子焚香頂禮,向諸聖畫像三躬之後,方才端坐於大廳上首之中,接受門下弟子的拜師之禮。

儒門收徒,講的便是禮數,師徒相見,躬身一拜即可,倒也不用三跪九叩,七百多個孩童早就受過家人教訓,此刻也大人模樣的一齊向楊南躬身叫道:“弟子拜見先生!”

楊南淡淡一笑,道:“坐下吧,仙樹莊鄉學開設,秉承聖人教化,我初為人師,收得七百門徒,日後爾等尚要潛心學問,否則,他日就不許說是我的徒弟!”

七百小學生見上首的黑麵先生說這番話時十分嚴厲,手中那戒尺更是厚達一寸有餘,少不經事的他們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懼意,一齊拱手道:“弟子謹遵師命!”

如果他們知道,教授自己啟蒙的不是尋常儒生,而是本朝至高無上的太祖仙皇本人,不知會有如何感想……

楊南不收則罷,收了這七百門徒,卻也不能隨便亂教,這七百儒生隻要有幾個能成氣候,也不枉他入凡化仙一番。

啟蒙之學,並不複雜,無非就是認字、讀詩、講故事。

楊南胸中所藏的故事多如牛毛,幼時在祖父嚴厲督促下將九洲典籍悉數閱盡,此時用來教授一班孩童,實是手到擒來、不費吹灰之力!

“此字念人,人者,立也,立者,倚也,也就是說,做人要行得正、立得直,還要與他人相處得好,相互依托,不然這個人字站立不住,也無法做人。”

開課之初,楊南取筆在廳中白壁上畫了一個大大的人字,開始講起了做人的基本要求、人字衍化的種種關係。

啟蒙之學,並無成法,或教千字文,或教三字經,或隻是教習字認字也罷,楊南卻別具匠心,以字論事,講今談古。

他將一個字的來源、關係、內涵說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每一個字都有一個個小故事,在他口中說得娓娓動聽、綿綿不絕,到得後來,原來喧嘩的七百孩童聽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覺間屏氣凝神,聽著一個個故事,再也不覺得上學是一件煩悶難耐的事情。

人、天、地、法、心,第一堂課雖隻教了五個字,但卻足足講了五個故事,楊南清朗的聲音,動聽的故事,不僅令七百多個小兒聽得悠然神往,更令旁觀的眾多農人、閑人聽得連連點頭,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一個字中蘊藏的意境、內涵竟是如此深遠,更沒想到,這個黑麵書生胸中的才學是如此的廣博!

早間開課,午間休息,七百多個小兒第一堂課什麼事也沒做,就是聽了一上午的故事,楊南講故事可謂天下一等,下學之後,每個小兒領了一張寫著天、地、人、法、心五個大字的白紙回家去,下午上課前寫完再交上來便可。

“弟子恭送先生。”

楊南先一步離開學堂,七百多個小弟子便依禮在廳中躬身相送。

今天先生說過,做人要有規矩,小兒有小兒的規矩,大人有大人的規矩,進是一種規矩,退也是一種規矩。

人有規矩,是為人,人無規矩,是為野獸,知書識禮,規矩方圓,才是做人的根本。

於是,七百小兒再不像往日那般一轟而散,而是齊齊躬身送別楊南離去之後,方才收拾書具,各自歸家。

第一堂課講的故事,在這個小小農莊瞬間傳遍,歸家的大人們忽然發現,往日不通世事、頑劣異常的孩童似乎也長大了一些,竟也懂得一些大人才懂的淺顯道理,更是乖乖的坐下取出筆墨開始練字,這破天荒的景象令每一個孩童父母無不暗暗驚異,於是,這黑麵先生的才學一時間便得到了眾人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