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當泰國中央銀行宣布國內9家財務公司和1家住房、貸款公司存在資產質量不高以及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時,索羅斯認為千載難逢的時機已經來臨,索羅斯及其他套利基金經理開始大量拋售泰銖,泰國外彙市場立刻波濤洶湧、動蕩不寧。泰銖一路下滑,5月份最低跌至1美元兌26.70銖。泰國中央銀行在緊急關頭采取各種應急措施,如動用120億美元外彙買入泰銖、提高隔夜拆借利率、限製本國銀行的拆借行為等。這些強有力的措施使得索羅斯交易成本劇增,一下子損失了3億美元。但是,索羅斯對他原有的理論抱有信心,堅持他的觀點正確。3億美元的損失根本無法嚇退索羅斯,他認為泰國即使使出渾身解數,也抵擋不了他的衝擊,他誌在必得。
1997年6月下旬,索羅斯籌集了更加龐大的資金,再次向泰銖發起了猛烈進攻,各大交易所一片混亂,泰銖狂跌不止,交易商瘋狂賣出泰銖。泰國政府動用了300億美元的外彙儲備和150億美元的國際貸款企圖力挽狂瀾。但這區區450億美元的資金相對於天文量級的國際遊資來說,猶如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7月2日,泰國政府由於再也無力與索羅斯抗衡,不得已改變了維係13年之久的貨幣聯係彙率製,實行浮動彙率製。泰銖更是狂跌不止,7月24日,泰銖已跌至1美元兌32.63銖的曆史最低水平。泰國政府被國際投機家一下子卷走了40億美元,許多泰國人的腰包也被掏個精光。索羅斯初戰告捷,並不以此為滿足,他決定席卷整個東南亞,再狠撈一把。索羅斯颶風很快就掃蕩了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馬來西亞等國家。印尼盾、菲律賓比索、緬甸元、馬來西亞林吉特紛紛大幅貶值,導致工廠倒閉、銀行破產、物價上漲等一片慘不忍睹的局麵。這場掃蕩東南亞的索羅斯颶風一舉卷去了百億美元之巨額財富,使這些國家幾十年的經濟增長化為灰燼。
索羅斯作為世界上的頭號投資家是當之無愧的。從他進入國際金融領域至今,他所取得的驕人業績,幾乎無人與之能比。也許有的投資者也會有一兩年取得驚人業績,但像索羅斯那樣幾十年一貫表現出色,卻非常難得。他雖然也曾經曆過痛苦的失敗,但他總能跨越失敗,從跌倒的地方再站起來,而且變得更加強大。他就像金融市場上的“常青樹”,吸引著眾多渴望成功的淘金者。
也有人將索羅斯稱為“金融殺手”、“魔鬼”。他所率領的投機資金在金融市場上興風作浪,翻江倒海,刮去了許多國家的財富,掏空了成千上萬人的腰包,使他們一夜之間變得一貧如洗,故而他又成為眾矢之的。他曾為自己辯解說,他投機貨幣隻是為了賺錢。在交易中,有些人獲利,有些人損失,這是非常正常的事,他並不是損害誰。他對在交易中遭受損失的任何人都不存在負罪感,因為他也可能遭受損失,這或許再明白不過地表明了他的猶太血統。
不管世人如何評說,索羅斯的金融才能是公認的,他的資產至少要比聯合國中42個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要高,富可敵42國,這是對他金融才能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