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讓演講的力量助你一飛衝天(2 / 3)

“在我成為職業棒球選手後不久,我便遇到了一生中最使我感到震驚的一件事。”

現場聽眾聽到這個開頭後,立刻就來了興趣。每個人都迫切地想聽聽:他遇到了什麼事?他為什麼會震驚?他是怎麼辦的?

羅素·凱威爾的著名演講《怎樣尋找機會》,進行了6000多次,收入多達百萬美元。他的這篇著名的演講是這樣開頭的:

“1870年,我們到格利斯河遊曆。途中我們在巴格達雇了一名向導,請他帶領我們參觀波斯波利斯·尼尼維和巴比倫的名勝古跡。”

他就是用了這麼一段故事,來做他的開場白。這種方式最能吸引聽眾。這樣的開場白幾乎萬無一失,它向前推進,聽眾緊隨其後,想要知道即將發生的事情。

即使是缺乏經驗的演講者,隻要運用這種講故事的技巧,那麼照樣也能成功地製造出一個精彩的開場白,以引起聽眾的注意力。

對自己演講的內容要有崇拜式的熱情

演講者幾乎都懷疑選擇的題目是否會引起聽眾的興趣。讓聽眾對所演講題目感興趣的辦法是:點燃自己對題目的狂熱之情。

對自己的演講題要有深刻的感覺,這極為重要,除非你對這個題目有特別的偏愛,否則就別想讓聽眾相信你。二十幾年前的一場講演,因為熱誠而形成的說服力,至今還呈現在人們的腦海中。

在紐約一家極具知名度的銷售公司裏,有個銷售員提出反常的論調,說自己能使蘭草在無種子、無草根的情形下生長,他將山胡桃木的灰燼撒在田地裏,然後轉眼間蘭草就出現了。所以,他堅決相信山胡桃木灰是蘭草生長的原因。在對這件事情進行評論時,卡爾溫和地指出,銷售員這種非凡的發現,若是真的,可在一夜之間使他成為巨富,因為蘭草的種子價格很昂貴,而且這還會使他成為人類曆史上的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但事實是,根本不可能有這種奇跡發生。

這是個很明顯的錯誤,沒有人能從無機物裏培植出生命。但那個人連想都沒想,立即站起來反駁,大聲說他自己沒錯,隻是自己還沒有引用論據隻是陳述經驗而已。因此,他繼續說下去,擴大了原先的論述,提出了至關重要的資料,舉出了更多的證據,他的聲音中透露出無限的真誠。有人再一次反駁他,說這是不可能的,他百分之百錯誤。他馬上又站起來,提議可賭5塊錢,讓美國農業部來解決此事。

經過幾次爭論,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現場一半以上的人支持銷售員的觀點。卡爾問那些改變主張的人,是什麼改變了自己最初的觀點?他們都說是講演者的熱誠和確信讓他們對自己的常識產生了懷疑。

毋庸置疑,銷售員的結論肯定是錯誤的。但這件事可以給人很大的啟示,那就是:演講者如果真的確信某件事,並熱切地談論它,便能讓人相信。即使是說自己能從塵土和灰燼中種植出蘭草也無所謂。既然這樣,那麼人們頭腦中歸納、整理出來的信念,並且是正確的常識和真理,該會有怎樣的力量讓人們信服呢?

巴爾的摩的一個演講者曾發出警示,說如果繼續使用奇沙比克灣捕石魚的方法,石魚肯定會絕跡。因為這不是一件小事,所以他十分關注這件事,並且表現得熱切之至。在他講話前,大概很少有人會知道奇沙比克灣裏有什麼石魚,也就沒有什麼興趣。可是,在這個演講者還未講完時,恐怕已有很多人都願意聯名向立法機關請求立法來保護石魚了。

曾有人問前美國駐意大利大使理查德,他是如何成為一個意趣無窮的作家的?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理查德說他非常熱愛生命,所以不能靜下來不動。他隻覺得必須把內心湧動出的意念告訴人們。假如你遇上像理查德這樣的作家或演講者,不被他吸引才怪呢。

有一位叫夫林的先生,他從一家報社所發行的一本小冊子裏倉促而膚淺地搜集了一些關於美國首都的資料,然後演講,雖然在華盛頓住了許多年,但他卻不能舉出一件親自經曆來證明自己喜歡這個地方,所以,他的演講聽起來枯燥、無序、生硬,他講得很痛苦,大家聽得也很難過。

兩周後,發生了一件事。夫林先生的新車停放在街上,有人開車將它撞得粉碎,並且逃逸無蹤,他當時非常生氣。但這件事是他的親身經曆,當他說起這輛被撞得麵目全非的汽車時,講得真真切切,滔滔不絕,怒火衝天,就像蘇維爾火山噴發一樣。兩周前,同學們聽他的演講時還覺得煩躁無聊,在椅子上坐立不安,現在卻給了他以熱烈的掌聲。

別把即興演說搞砸了

演說者與聽眾之間建立的和諧關係,是一切成功演說的關鍵。向一群人作即興演說,其實不過是在自己客廳裏對朋友即興談話的擴大而已。

在情急之下,能夠收攏自己的思想並發表談話,就某些方麵而言,比要經長時間努力準備之後才能演說,更為重要。現在的商業需要,以及現代口頭溝通所必須的自在隨意,使得這種即席發言的能力不可短缺,我們要能迅速動員思想並流暢地遣詞造句。許多影響到今日工業和政府的決定,都不是出於一人,而是在會議桌上商定。個人仍可各自發言,對這群策群議的討論會議發生影響。這也是即興演說所以要生動突出,才能發揮效果的原因。

(1)練習即興演說

任何智慧正常、擁有相當程度自製力的人,皆能發表一場令人接受,甚至於常常還是很精彩的即興演說——簡言之,就是不經準備的談話。而這種演說完全可以通過練習達到你想要的結果。

(2)要有即興演說的心理準備

當人們在你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請你發言時,多是期望你對某一個你能發表權威言論的題目表示一些意見。這裏的問題是,要能麵對講話的情況,並決定在自己能支配的短短時間裏確實要談論些什麼。有個極好的方法可以使你漸能登堂窺奧,那就是心理上對這些情況先有準備。在開會當中,不斷地問自己,如若現在站起來講話,到底要講些什麼?這一次最適合講述自己題材裏的哪個方麵?對於眼前的那些建議,如何措辭以表示讚同或反對?

因此,要在心理上隨時準備著在各種場合做即興演說。

(3)立刻進行舉例

為何要這樣?有3個理由:①你可以從苦苦思索下一句的需要中解脫出來。因為經驗極容易複述,即使在即興演說的情況下亦然;②你會漸漸進入講演的狀態。開始的緊張,自然飛逝無蹤,使你有機會把自己的題材逐漸溫熱起來;③你可以立即獲得聽眾的注意。因為,事件——實例是立刻攫取注意力萬無一失的方法。

聽眾凝神諦聽你所舉出的富於人情趣味的實例,可使你在最迫切需要時——講演開始後的極短時刻裏,對自己的能力重新獲得肯定。溝通是一種雙方麵的過程,能捉住注意力集中的人馬上就會感知這一點。當他注意到那種接納的力量,並感覺到那種期盼的光芒如電流般在聽眾間穿梭時,你就感受到有種挑戰要你繼續,要你盡最大能力去做回應。演說者與聽眾間建立的和諧關係,是一切成功演說的關鍵所在——沒有它,真正的溝通就不可能發生。這便是力勸你以實例展開演說的原因,尤其是在人家請你說幾句話時,舉例是最管用的。

(4)采取適時適地的原則

如果你事先毫無準備,主持人突然請你說幾句,這時最需保持平靜。你可以先向主持人致意,說上兩句,可以有個喘息的機會,然後便要發表與聽眾有密切關係的言論了。聽眾隻對自己和自己正在做的事感興趣,有3個來源可供你擷取意念,作為即興講演之用。

一是聽眾本身。談論自己的聽眾,說說他們是誰,正在做什麼,特別是對社會和人類作了什麼貢獻。使用一個明確的實例來證明。

二是場合。當然也可以講講造成這次聚會的情況緣由,是周年紀念日?是表揚大會?是年度聚會?還是政治或愛國集會?

最後,如果你注意地聽講,何妨不指出,對自己之前另一位演說人所談及的某一特殊事物特別感興趣,然後將它擴大詳述一番。最成功的即席演講,都是真正的當場演講。它們表達的,是講者對聽眾和場合的感想,它們適時適地,如同手和手套般密切相合。它們是為了這個場合,而且是專為了這個場合而量身訂做的。它們的成功也就在於此。它們自特殊的時刻裏綻放,如罕開的玫瑰,不多時便又萎謝不見,可是聽眾所享受到的愉快卻連綿不絕,在你尚未想到之前,他們已將你當成即席演講專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