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的幽默讓自己避免了尷尬,給自己帶來了笑聲。是的,幽默和痛苦是交叉點上的產物,是一種修養、氣度、胸懷和智慧在語言上的體現。
當你在交際的過程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尷尬時,當你陷入沮喪煩惱的不良情緒中不能自拔時,當你想給無理的對手一個不失風度的回擊時,幽默是你最好的選擇。
幽默的方法很多,在此略舉幾種:
借題發揮法。由甲事談乙事,既為甲事解圍,又為乙事造勢。
諧音雙關法。用諧音言此意彼,讓聽者理解弦外音,話外意。
歪解妙釋法。以輕鬆,調侃的語氣,對話意、問題進行“歪曲”和“荒誕”的解釋。
言行模仿法。模仿現成的話語句式,語氣或行為動作,巧妙地用於新的語言環境和行為環境中,造成幽默感。
自我解嘲法。笑的金科玉律是,不論你想笑別人怎樣,先笑自己。在遭遇尷尬的情景時,如果適當地拿自己開涮,不僅能使自己擺脫尷尬處境,同時也能讓對方輕鬆。
幽默是創造力的表現,使用幽默需要智慧,要有廣博的知識,敏銳的洞察力,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優雅的風度和鎮定自信、樂觀輕鬆的情緒。善於幽默的男生,被稱之為“逗”、“開心果”,很受女生喜歡。不過使用幽默要看準對象,抓住時機而且不可濫用,如同用鹽,適量可使菜味鮮美,過量則難以下咽。
幽默,來自拉丁文的意譯,原意是在植物裏起潤滑作用的汁液。在摩擦太大難以轉動的齒輪中加適量的潤滑劑,齒輪會輕鬆咬合,自在運轉;在處境困難的人際中來一點幽默,可大大降低彼此間的摩擦係數,使人際關係順暢,交往和諧。
幽默是智慧的另一種表現
一位哲人說過:幽默是我們最親愛的夥伴。我們的生活需要幽默,我們的人生需要幽默,一個健全的社會更不能沒有幽默。沒有了幽默,生活將會變得單調而缺乏色彩,歲月將會變得枯寂、幹涸。幽默給予我們的是源源不斷的甘泉,它滋養著我們的心靈,潤飾著我們的生活。它使我們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絕境中看到希望,它是寒冬裏的一盆爐火,它是窘迫時的一個笑容……幽默美妙而又神奇。
幽默感是一種能力,一種與人溝通的能力。
幽默是一種藝術,一種運用幽默感來增進你與他人關係的藝術。
幽默以善意的微笑代替抱怨,使你的生活變得更有意義。
幽默可以幫助你減輕人生的各種壓力,擺脫困境。
幽默也能幫助你戰勝煩惱,振奮精神,轉敗為勝。
當你把你的幽默作為禮物贈與他人時,你會得到相應的甚至更多的回報。
希臘哲人亞裏士多德關於幽默的見解很值得我們品味。他說:“幽默絕不輕易消滅自己的對象,而是力圖消滅它的缺點,使其日臻完善。幽默的對象是指那些本質美好,卻又並不完美的事物。當一種社會現象的總趨勢是積極的、進步的,但又存有某些缺點或陳腐的東西時,我們便采用這種略帶嘲諷的口吻,幽默地肯定事物的本質,肯定其基本與主要的方麵,清除那些陳腐的東西以及偶爾沾染的惡習,使其有益於社會價值的東西充分地顯示出來。”
幽默是智慧的產物,如果把幽默比擬成一個美人,她應該是內涵豐富、豔若桃花、氣質如蘭的,她應當能給人帶來愉悅的享受。她比滑稽更有氣質,也更加耐人尋味。幽默之美表現在3個方麵。
幽默之美,首先在於一種喜劇精神。我們說幽默具有喜劇精神,並不是說要將幽默看成一種喜劇。幽默本身是獨立的,它自成體係。幽默中的喜劇精神是就它和喜劇一樣能使人愉快這一點而言。
幽默之美,其次在於一種意境。表達者通過自己的精心安排,誘導欣賞者經過前因後果的推理、聯想,最終產生一種心理愉悅。
幽默之美又是含蓄之美。林語堂說:“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拿喝茶來說。在最好的茶的品類裏,無論是西湖龍井,還是鐵觀音、碧螺春,都是剛喝的時候好像不覺得有什麼特別的好味道,靜默幾分鍾後才品味出茶中“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妙處。若有人因為鐵觀音的味道不太強烈,先加牛奶再加白糖,那隻能說他不會喝鐵觀音。幽默也是雅俗不同,愈幽而愈雅,愈默而愈俗。
幽默雖然不必都是幽雋典雅,然而從藝術的角度來說,自然是幽雋的比顯露的更好。幽默固然可以使人雋然而笑,失聲哈哈大笑,甚至於“噴飯”“捧腹”而笑,而最值得欣賞的幽默,卻是能夠使人嘴角輕輕上揚的微笑。
幽默展現突破常規的思維
幽默的思維最首要的一點就是突破常規,把不相幹的幾件事物硬拉到一起,製造出很強的反差,使人忍俊不禁,不笑都不行。
古往今來,類似這樣突破常規的聯想比比皆是,比如東施效顰、南轅北轍、鄭人買履、買櫝還珠、畫蛇添足、掩耳盜鈴、揠苗助長、刻舟求劍、守株待兔、邯鄲學步之類的寓言故事,早已為我們所熟悉,不僅引發了我們由衷的歡笑,而且還給我們深刻的啟示。
為什麼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原因很簡單,就在於它們的思維突破常規,違背了生活的常理,製造了強烈的反差。
大量的幽默都是這樣創作出來的。如果我們拘泥於現實,不會、不敢做突破常規的大膽的聯想。那麼我們說出的話必定是沉悶的、乏味的,隻是對眼前事物的客觀描述。隻有讓自己的思維突破常規、別出心裁,才能出人意料地把互不關聯的事物並列在一起,在與現實的強烈對比中讓人笑出聲來。
(1)把不同的事物巧妙地拿來對比
事物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但有些事物之間的差異會小一些,有些事物之間的差異會大一些,尤其是那些缺乏必然聯係、不具備相同特征的事物之間的差異就更加顯著。如果我們能把具有顯著差異的事物拿來進行對比,幽默的效果就會非常強烈。
幽默的思維正是看準了這一特性,故意進行一些令我們難以想象的對比,把巧妙聯想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致。
(2)多側麵、多角度地思考問題
站在一個固定的立場上,我們看到的事物就是一成不變的。我們看到的,別人也能看到;我們要說的話,別人也已經想到了,幽默就無從談起。
要想使自己的思維突破常規,達到幽默所要求的高度,我們就必須做到從多個側麵、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隻有這樣,我們的思路才會開闊,思維才會活躍,才能把眼前的事物換個角度、換個立場來講述,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幽默才有產生的可能。
(3)采取荒謬的邏輯
按照我們日常生活的正常邏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鮮花就是鮮花,臭蟲就是臭蟲。但幽默偏偏要否定眼前這鐵一般的事實,故意采取荒謬的邏輯。
在幽默者看來,一可能不是一,二可能不是二,鮮花可能變成了臭蟲,臭蟲可能變成了鮮花,令人啼笑皆非,但是具有了很強的幽默效果。
幽默的思維超出了常規,就往往會發展到荒謬的地步。但必須指出的是,幽默者本人並不荒謬,他們使用這種思維方式,隻是為了更好地達到幽默的效果。他們在某些時候表現得強詞奪理,正是幽默思維在他們身上的具體體現,我們隻會感到歡樂,並不會認為他們的腦子出了問題。
所以,我們要想獲得較強的幽默感,就必須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幽默思維,使自己的思路開闊起來,思維活躍起來,在大家都習以為常的事物中發現幽默的因素,來營造更多的歡樂,愉悅我們的身心,美化我們的生活。
幽默是超然一切的思想之果
幽默在評價口才時所占的分量是毋庸置疑的,作為思想、學識、智慧和靈感在語言運用中的結晶,幽默是一瞬間閃現的光彩奪目的火花。
幽默是一種超然一切的思想,它產生的力量能平息人生風波,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和諧的關係,並使我們達到人生的目標。
有一次,一個不明來曆的學者來看蘇東坡,帶著一本詩冊,希望聽到蘇東坡的意見。他朗讀著自己的詩作,音調抑揚頓挫,露出洋洋得意的神態。
“大人覺得我的作品如何?”他問道。
“可得十分。”蘇東坡答道。
這位學者聽得麵帶喜色。
蘇東坡又說:“詩有三分,吟有七分。”
東坡以幽默的話語婉轉地批評其作品的低劣,使聽者有回味反省的餘地。
不難看出,幽默是自覺地用表麵的滑稽形式逗笑,實則是以嚴肅的態度對待對象、現象和整個世界。
一個社會不能沒有幽默。有人形象地說:“沒有幽默感的語言是一篇公文,沒有幽默感的人是一尊雕像,沒有幽默感的家庭是一間旅店,而沒有幽默感的社會是不可想象的。”相反,擁有了幽默感的作品便會顯得繪聲繪色,有時還會令受眾如醉如癡。
在交際場合,富於幽默感是令人羨慕的。妙語連珠、談笑風生,很容易接通感情的熱線。而在某些情況下,幽默還是化解困境的良藥。
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一個幽默過人的人,往往在悲苦時會顯得輕鬆,歡樂時會顯得含蓄;危險時顯得鎮靜,諷刺時不失禮,孤獨時不絕望。
老舍先生說過:“幽默者的心是熟的。”幽默的語言能使矛盾的雙方擺脫困境,使僵局“稀釋”並在笑語中消失。英國戲劇家蕭伯納堪稱幽默大師。有一天,年邁的蕭伯納在街頭被一輛自行車撞倒,雖然沒發生可怕的事故,但畢竟這一驚嚇非同小可。騎車者立即扶起戲劇家,並連連地大聲向他道歉。蕭伯納打斷了他,說道:“不,先生,您比我更不幸。要是您再加點兒勁,那就可以作為撞死蕭伯納的好漢而永遠名垂史冊啦!”蕭翁這幾句戲語使本來緊張的氣氛倏地消失於嬉笑之中。
有的幽默能啟發人在忍俊不禁的大笑中引起思索,體會到蘊涵的哲理;有的幽默又能在人們嬉笑之後引以為自省。
一個人的語言可以像優美的歌曲,也可以像傷人的邪火。幽默機智的話能給人以喜悅滿足之感,在社交中適時地運用幽默將會使人們的關係更加和諧、親切。可以說,幽默是人類特有的天賦,幽默與智慧相伴。古往今來,許多智者都不乏幽默感,他們的智趣中蘊含幽默,幽默中含有機智,正如俄國文學家契訶夫所說:“不懂得開玩笑的人是沒有希望的人!這樣的人即使額高七寸、聰明絕頂,也算不上真正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