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說當你要形容一件很了不起的成就時,用的字眼是“不錯的成就”那對你的情緒就很難造成興奮的感覺。這全是因為你用了具有局限性的字眼所致。一個人若是隻擁有有限的詞彙,那麼他就隻能體驗有限的情緒,反之若是他擁有豐富的詞彙,那就有如手中握著一個可以調出多種顏色的調色盤,可以盡情揮灑你的人生經驗,不僅為別人,更可以為自己。
與人交流時談吐要得體
不管是在公共場所,還是在私人聚會,隻要您與人進行交往,您的語言就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說,口才的成功與否,與他在交往中語言是否得體是分不開的。
在交談禮儀中還要適當地掌握些交談的技巧,運用適度的幽默是交談的潤滑劑與興奮劑,可以使交談更加輕鬆活潑。談話是語言、表情、手勢等各方麵參與交流的過程,有效地修飾說話內容,有聲有色地表現談話內容,會使你表現得更有禮貌和風度。
(1)不要用把握不準的詞句
在一家大公司的來年工作計劃決策會議上,一位中層管理者李小姐,引起了高層的注意。但見她舉止端莊,措辭得當,尤其是她的幾點“補充建議”更是令到會者心悅誠服。大家給她報以熱烈的掌聲,她謙恭地說:“拋磚引玉之談,謝謝大家厚愛。不過最後幾點建議確實有一定的可行性,尤其是其中關於……我覺得這同三十六計中的‘掩耳盜鈴’之計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會場死一般沉默的同時,接著傳出了幾聲竊笑聲。領導者的臉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很顯然,李小姐的“掩耳盜鈴”4個字完全用錯了場合!她在根本拿不準三十六計及掩耳盜鈴這兩個成語的情況下而“冒險”地使用了,當然會令他人覺得她淺薄無知而發出竊笑。
一般來說,使用說不準的詞句是一種“冒險”,僥幸碰對了,當然好得很;若用錯地方,則隻會貽笑大方。
其實,漢語文化浩如煙海,漢語中有太多的詞句可供選擇,實在沒有必要去冒險使用自己拿不準的詞句。如果實在喜歡某句話,不妨回家查閱辭典,拿準了再用也不遲。對那些自己覺得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詞句,千萬不要隨便在社交場合“拋出”,弄不好,會讓人當成笑柄。
(2)學會恭維的方法
在與人交談禮儀中,適當地恭維與讚美是十分必要的,因為適當的恭維可令對方無限喜悅。對談話起到潤滑的作用,其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真誠,真誠而恰到好處的恭維,一定可以打動對方的心。若是毫無誠意地胡亂恭維,則隻會令人尷尬和反感。
如對一位人見人迷的美女,您除了讚美她的容貌外,不妨著重讚美她的其他優點,比如聰明、活潑、溫柔等等。因為她很可能對於“美如春花”、“漂亮無比”之類的套話聽得厭倦了。而對於一位相貌平平的女人來說,若您說她“太美麗了!”“真漂亮”則很可能引起她的不快,因為每個人對自己的長相都是心裏有數的,不美,您硬要說成美,怎不令人反感呢。
恭維還要有“尺度”,在切合實際的情況下小小地誇張一些也無妨;若是天花亂墜,硬要將一個花甲老人說成“矯健青年”,又或者將一個工作平平者說成“業績突出”,那所引起的,隻能是反效果。
朋友幫您做了件小事,您可以說:“成人之美,謝謝了!”這種恭維他會照單全收;但您若誇張地說:“您對我恩同再造,我銘感在心,永世不忘。”朋友不嚇跑才怪。
因此,恭維要適可而止,恰到好處。多用濫用隻會令其流於形式、流於虛偽。
場麵上要注意禮節和措辭
當你在注重禮節的場合與他人說話的時候,要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熱情、實在、值得信任。
說話的時候動作一定要適度、端莊,在必要的時候可做一些手勢。如果你是坐著說話,手不要搭在鄰座的椅背上,腿不要亂晃、亂蹺、隨意地顫抖,更不要一邊說話一邊修指甲、挖耳搔癢、剔牙齒等,這些都是在禮節場合需要注意的。
美國人一般性格比較外向、感情豐富。他們欣賞英俊的外貌,沉著瀟灑、彬彬有禮的紳士風度,讚賞幽默機智的談吐。
1960年,尼克鬆敗在肯尼迪的手下,正是由於在電視辯論中風度與談吐都比不上肯尼迪。裏根之所以能當上總統,與他在當電影演員的時候培養出來的瀟灑風度和練就的好口才有極大的關係。從外部的形象來看,年僅46歲的高大、英俊的克林頓當然比年紀老邁的布什占有很大的優勢,但布什是一個很難對付的對手,他是一個老牌政客,在從政經驗豐富與外交成就的顯赫這兩個方麵,克林頓無法同他相比。因此,克林頓在3次電視辯論中決定采用以柔克剛的辦法,不進行人身攻擊,不咄咄逼人,而要在廣大聽眾的麵前展示出一個沉著穩重、從容大度的形象。1992年10月15日,在第二次電視辯論中,辯論現場隻設了一位主持人,候選人的前麵都沒有講桌,隻有一張高椅子可坐,克林頓為了表示他對廣大電視觀眾的尊敬,一直沒有坐,並且在辯論中減少了對布什的攻擊,把重點放在講述自己任阿肯色州長12年間所取得的政績上。克林頓的這種以柔克剛、彬彬有禮的做法,當場贏得了廣大電視觀眾的好感。
在最後的一次電視辯論中,克林頓英俊、瀟灑的姿態,敏捷的論辯與幽默機智的談吐使他大出風頭。他在對布什的責難進行了有效的反駁之後,又很得體地對廣大電視觀眾說:“我既尊敬布什先生在白宮期間的為國操勞,又希望選民能鼓起勇氣,勇於更新,接受更佳的人選。”話音剛落,掌聲雷動。
克林頓深知電視辯論的重要性,要想圓他的總統夢,首先必須把布什拉下馬。如果說能在電視辯論中表現得非常出色,再加上輿論界廣為宣傳,就將為入主白宮鋪平了道路;假如在電視辯論中慘遭失敗,那麼,他的總統夢就將化為泡影。
為了能在電視辯論中獲勝,克林頓的競選班子絞盡了腦汁,製定出了有禮有節、以柔克剛的有效辯論方法。
電視辯論不但可以顯示出總統候選人的競選主張,更重要的是還能展示出候選人的素質和能力,如風度、形象、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等等。克林頓能抓住電視這個受眾麵最廣的傳媒、在辯論中以說“禮”話的策略與布什競選,贏得了廣大選民的信任和支持,也展示了自身良好的風度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