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節 莫斯科大閱兵(丙)(2 / 3)

“同誌們好!”

“首長好!”

“同誌們辛苦啦!”

“為俄國服務!”

翻來覆去烙餅子的弗拉索夫終於回到主席台上,先是討好地朝希特勒點頭哈腰,然後宣布分列式開始。在隆隆的禮炮聲中,穿著冬季隊列檢閱禮服,戴著雪白手套的俄羅斯旗隊上場了:為首的一名軍官邊走踏步邊扭轉上半身向主席台敬禮。後麵並排走著三名軍官,中間的高擎紅蘭白俄羅斯三色旗,兩邊的舉著馬刀踩著踏步,後麵又是一組1+3的隊列,高舉著三軍軍旗。他們踏步的幅度很大,膝蓋骨抬到腰的位置,用希姆萊事後惡毒而形象的說法:把腿子抬到球的高度。

紅場上猝然響起氣勢磅礴的《神聖的戰爭》。一些不知底細的來賓愣住了,聽清歌詞後才釋然。舊瓶子裏裝的不光是新酒,而是毒酒。希特勒忍不住笑出了聲,這個弗拉索夫也太逗了,他隻置換了一個關健詞,把法西斯改成斯大林,同樣的曲子,意思完全反了:起來,巨大的國家,做決死鬥爭!要消滅斯大林(法西斯)惡勢力,消滅萬惡匪群!

隨著樂曲,俄羅斯旗隊大步流星地邁開了正步,換成了標準的俄羅斯步伐。俄羅斯的綽號是“北極熊”,事實也確實是。俄軍士兵人高馬大得就像北極熊一般,因此其正步動作十分誇張。俄軍隊列條令明確規定:正步走時,上體軀幹保持正直;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水平,位於下額高度;向後擺臂時,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30-35厘米;當腳向前方踢出時,腿要繃直,腳尖上翹,腿與地麵平行,兩腿夾角90-100度;通過檢閱台向右看時,頭要上揚30度,以體現自豪感。

在鮮豔的軍旗引領下,俄羅斯解放軍海陸空三軍邁著鵝步而來。羅科索夫斯基一臉嚴肅,走在俄羅斯解放軍陸軍方隊最前麵,新禮服上掛滿勳章,仰視主席台,右手敬禮,左手握拳僵硬地垂在大腿外側,身子像海浪一樣沉浮著,雙腿在軍樂伴隨下緊張而整齊地交替前進。

卡明斯基的俄羅斯人民解放軍空降兵方隊屬於另類。由於沒人配發新式禮服,他與手下一律穿著寒磣的迷彩服,在華麗的俄羅斯解放軍海洋裏活像鳳凰群裏的一隻烏鴉。不過,衣服雖舊,他打出的旗幟為他增光不少:旗手高舉著一麵藍色軍旗,上麵繪有馬爾他地圖和一行字:馬爾他的征服者。

俄羅斯海軍方隊開過來了。黑海艦隊副司令蓋德采夫少將——被部下丟在甲板上的原蘇聯紅旗北方艦隊潛艇支隊司令——頭上扣著黑色大簷帽,身穿黑色節假日禮服大衣、禮服腰帶,黑色皮鞋。腰裏挎著海軍佩劍,戴著黑色皮手套的手優雅地劃了個半圓敬禮,風流倜儻,玉樹臨風。

各個方隊滔滔不絕地通過主席台,其威武雄壯的氣勢,令人膽寒的聲威,排山倒海的力量,勇敢無畏的精神,把新俄國嶄新的精神麵貌表現得淋漓盡致,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將士們踢著高難度的步伐,在正步上還要加上彈簧一樣的動作,整個方隊仿佛是整齊、統一的、起伏跌宕的大浪。閱兵場上軍旗獵獵,軍號聲聲,履帶紮紮,車輪滾滾,人歡馬叫,引擎轟鳴。那鏗鏘的足音從曆史深處走來。

樂曲換成了《牢不可破的同盟》,氣氛不再咬牙切齒。希特勒的眼光投向左前方的樂池,一支幾十人的軍樂隊在亞曆山德羅夫的指揮下起勁地吹著喇叭。拋開意識形態原因,希特勒非常喜歡這首鏗鏘有力的歌曲。而俄羅斯新政府首腦弗拉索夫也奉行“拿來主義”,把蘇聯的軍歌直接搬過來重新填詞,他的理由是音樂無國界,因此在這次閱兵式上放的好多曲子是熟悉的蘇聯歌曲,事後有人調侃說,這是慶祝蘇聯十月革命25周年閱兵式,隻不過把斯大林換成了希特勒。

亞曆山德羅夫猛烈地揮臂指揮,目光無意間與元首相遇,他自豪地衝希特勒笑了笑,然後更加猛烈地揮動胳膊肘兒。德國元首也向他微微點頭,然後對湊到跟前沒話找話的貝當炫耀道:“元帥,那個人就是原蘇聯紅旗歌舞團團長,他指揮今天閱兵式的軍樂隊。”